[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65、定驸马(真正的双标人是没有自觉的...)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65、定驸马(真正的双标人是没有自觉的...)(第1/2页)

    外头的天还是黑丝绒一般的墨色,含元殿前就已经站满了文武、外邦使节、护卫仪仗......甚至单奏宫大典雅乐的太常乐人,就足有数。

    姜沃都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参加的第多少个元日朝贺大典了。

    于她自身而言,这朝贺与贞观年间区别只是身上的朝服愈加隆重,站位愈加靠前,从殿外挪到了殿内,现在就站在丹陛之下。

    姜沃的目光从上方的天后,转向距离她不远处的曜初。

    而此时殿外黑压压数千人的官员中,亦有城建署、出版署和尚药局的女官们。

    她们虽还数量零星,站位也不靠前。但姜沃自己,当年也只是太史局的司历,元日之辰站在殿外广场上的后方,别说看不见皇帝本人了,连大殿的门都看不清。

    思及此,整个朝贺大典,姜沃心情都很好。

    待宰相们代表诵过诸文贺表,而诸番邦使节也上贺表,报贡物后,天光也大亮了。

    朝贺大典至此方了。至于接下来,宫中摆宴飨,就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参与的了。

    绝大部分官员都是站成了冰棍后,也不得赐筵,出皇城各回各家,路上还会遇上交通大堵塞。

    每个大年初一,都是对体力和精力的极大考验。

    姜沃刚落座,便见礼部尚书许圉师走过来:"姜相。"

    "许尚书......"姜沃原想给许尚书贺新岁吉祥快乐的,但一见许圉师满脸憔悴,就觉得自己喜气洋洋的祝福,似乎有些不合宜了。

    她换了情真意切的语气:"许尚书辛苦了。"或者说受苦了。

    要不是正月初一落泪不吉利,许圉师听到这等关切之言,真是差点老泪纵横。

    先是太子入礼部,许圉师当即就失眠了好几日:礼部这座小庙怎么容得下太子这尊大佛?

    果不其然,接连出了公主出降礼制和为父母服丧的丧期改制两件大事,尤其是后一件,在朝野间掀起了极大波澜。

    好容易熬过这些事,而太子殿下也因养身体不常来礼部,许圉师以为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后,晴天一个霹雳--

    二圣把他叫了去,把为安定公主挑选驸马的事儿交给了礼部。

    许尚书一听这件事,当即就想致仕。

    毕竟听听帝后那一连串标准吧:容貌端正齐整、行止庄重,父母有家教、家中户籍清白,亲属中无有作奸犯科者,家中三代无恶疾者......

    不过许圉师到底不是王神玉,他是愿意做官有上进心的人,不然不能把太子事也硬生生咬牙熬过去。

    作为官场老手,许圉师无师自通找水鬼之法:哪怕不能做替身,也得多拉两个下来。

    当即就跟二圣禀明,这户籍和亲属事,得京兆尹去查,这驸马候选人的身体状况,得尚药局的大夫来查......速速把责任细化分摊下去。

    皇帝点头允准,也是,术业有专攻,很有道理。

    最后许尚书还不忘拉个重量级人物下水:"回陛下天后,臣听闻大理寺正卿狄仁杰,见识入微,明敏精审,善于断案。"申请跟狄仁杰一起审核资料。

    听到狄仁杰的名字,媚娘也颔首赞同。

    把责任分的差不多的许圉师,情绪重新乐观起来,恭敬应下皇帝所说的"既如此,许尚书就多留心于容貌端正之事吧,这也是你们礼部做惯了的事。"

    确实,贡举对学子的外在形象也是有要求的。

    朝廷录取举子的标准也有身言书判,这其中的身,就是要体貌端正,这确实是礼部的老本行了。

    于是许圉师毫无压力接下这项工作,正准备拍拍袖子告退呢,就听皇帝道:"只是选驸马,跟贡举学子还不同,只端正还不够,要容貌上乘。"

    旁边天后也道:"正是如此。"

    许圉师:?

    接下来他就问出了让自己后悔了一整年的话:"臣愚钝,不知何为上乘?"需知这男子之间体貌差异极大,帝后的容貌上乘驸马标准,到底是文人的清雅俊逸,翩翩公子,还是武将的身形魁伟,浓眉虎目?

    许圉师略抬眼,见皇帝以手支额,沉思片刻后道:"许尚书去选吧,总之,不比崔卿当年差就成了。"

    许圉师:......

    嗯,我不想致仕了。我干脆不想活了!

    出了紫宸殿后,许圉师还懊恼的心尖滴血:让你多嘴,让你多嘴!

    当然,最后许圉师没有按照皇帝这个要他老命的规定去初选,还是按照贡举的标准,只是更严格的筛选了一遍。

    好容易初选过了,皇帝那边又把教导礼仪等事交给了他。

    这一年折腾下来,许尚书真的累了,更怕......折腾到最后,帝后和公主对这一批都不满意,明年推倒重来!

    "姜相,看在咱们多年同僚的份上,你帮我算一卦吧!"

    好在,会让许圉师心梗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正月初二,安定公主亲往四方馆,为诸番邦的马球赛主持了开幕典仪。

    姜沃则在紫宸殿与媚娘下棋。

    她边落子边道:"人站在一起,就比出来了。"

    虽说几个驸马候选人,远看像是一把子齐齐整整的小水葱,皆是眉目俊美身挺如松清隽轩昂少年郎。

    但细观其言行举止,立刻便有了高下之分。

    "那唐家小郎君,就是处处比旁人更出挑。"

    除了出挑外,更难得的是,他身上自有一种舒展洒然的意味,如果说其余几人,像是宫中各处的池水静湖,那么唐小郎君就像是清凌凌溪水。看到他让人不由就想到山间清泉,枝上流莺,一切怡然和煦。

    媚娘也颔首道:"陛下与我,也觉得他尚可。"

    以皇帝看女婿的挑剔,能说出尚可来,可见唐小郎君资质如何。

    "只看曜初了。"

    四方馆马球场外的观楼之上。

    安定公主接过身侧青色官袍的少年郎递上的笔,为此番诸邦马球赛事题应制诗。

    落笔后,侧首看向身边递笔之人,见少年郎眉目濯濯如春月柳,便问起姓名。

    "回公主,下官唐愿。"

    又很快解释自己是哪个愿字。

    "《说文解字》中愿,谨也。"唐愿略微顿了顿,见公主没有不耐之意,依旧望着他,就笑道:"为此,家父为我取的字便是思谨。"

    安定颔首。

    唐愿,唐思谨。

    "曜初选好了?&qu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