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110-120(第17/27页)

渐大。

    她便将窗户关严,拿出了一本书:“到了上课的时辰了,安安。”

    这一路的课程表她都做好了。

    *

    姜沃拿在手里的这本教材,是来源于系统。

    不,准确的说,来源于许多年后的一位明朝极出名的首辅——

    张居正的《帝鉴图说》。

    这是他编纂了,用来教导年幼万历帝的。

    也不知道系统给没给人家版权费。

    而姜沃在系统里第一回 看到这本《帝鉴图说(删节版)》时,还在想:帝鉴图说不是给小皇帝看的吗?难道还有什么不宜内容。后来才反应过来——系统应该是根据她的朝代,删掉了原版帝鉴图说里的唐(中后期皇帝)宋代皇帝。

    姜沃心道:那……问题倒也不大。

    只是在她翻开前言后,又不免感慨——

    何为《帝鉴图说》,张居正编此书时,取得也是唐太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意。

    兜兜转转,又回到先帝处了啊。

    *

    因马车上难免颠簸,姜沃也不似在家中一般,让安安与她一起看着图和书讲,以免伤了眼睛。

    而是只扫了一眼进度,就直接口述。

    授课完毕,姜沃把端坐的安安抱过来,笑道:“今日想听什么故事?”

    姜沃最常给安定讲的,就是三国的故事。

    讲故事便没什么体系了,姜沃有时还会跳跃着讲,先讲安安这个年纪能理解的简单故事。

    像是先给她一个框架,再给她几块显眼的大拼图,之后再一片片给她。

    等待安安一点点自己把复杂的三国拼起来。

    除三国外,姜沃还讲了不少《西游记》。

    虽说,西游记的主角,玄奘法师就在大慈恩寺里整理佛法呢……

    因安安是早产,去岁佛诞日,皇帝和媚娘出门去大慈恩寺祈福,还特意带着女儿去见了玄奘法师,求了平安符。

    这回临行前,姜沃也曾带着安安去与玄奘法师作别。

    并请走了一本玄奘法师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记》。

    辞别之际,姜沃还不忘向玄奘法师本人要‘改编授权’:“我想与公主讲法师西游的故事,不知能否如世面上传奇本一般,加上些神鬼异志之事?”

    玄奘法师颔首笑应。

    姜沃拜谢辞别而去。

    **

    圣驾至并州后,多封赏事。

    除随从官员外,并州诸官署,以及当地的年过八十以上的老人,皆按等赐物。

    不但如此,皇帝还特意为皇后改了旧制。

    按巡幸旧例:群臣百姓拜于朝堂拜见皇帝,命妇与当地年老妇人于内殿拜见皇后。

    然而,此番,皇帝命人改制。

    “皇后宴亲族邻里故旧于朝堂。”

    “帝后见文武官员于朝堂,命妇妇人入会于内殿,及皇室诸亲赐帛各有差。”[2]

    许敬宗面对这项无前例的‘帝后并于朝堂会见并州朝臣’改制。

    头秃的回去拼命扒拉典籍旧例,准备给皇帝找点避免被‘直谏’的理论依据。

    皇帝此番为皇后特意改制,从京城跟随而来的大臣们都不稀奇:当年立后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肃义门集体朝拜过皇后了。

    今朝皇帝再破例,帝后一起接受并州文武官员参拜,他们是见怪不怪了。

    但并州当地官员则是震惊了——

    这,圣人对皇后竟如此爱重吗?

    竟令皇后受百官礼!

    且帝王赐赏后,竟然令皇后再赐群臣。

    而这,也是媚娘第一次见到狄仁杰。

    狄仁杰,并州太原人也。

    为他是并州人,虽说他此时还只在大理寺任七品司直,还是随驾至此,跟着并州官员们一起拜见过帝后。

    媚娘早听姜沃说起过,这位让阎立本一见便称‘沧海遗珠’的年轻人才。

    此时一见,也不免开口赞叹:“好人物!”

    另外赐下宝墨十方。

    狄仁杰拜谢皇后。

    *

    皇帝年少时,曾遥领并州多年。

    此番却是第一次到并州。

    又是以帝王身份,亲至皇后故乡,心境格外不同。

    因而停驻并州的日子,赏赐就没断过。

    才赏过百官。

    三日后,又下诏‘以皇后故乡并州长史、司马各加勋级’[2]

    次日再诏:“并州妇人年八十以上,绵版授郡君。”[2]

    原本在暂住宅中专心教孩子的姜沃,闻此信只好将教育工作移交崔朝——

    事关勋级和命妇爵位,姜沃作为唯一一个吏部至此的高级官员,立刻就结束了假期,忙了起来。

    皇帝赏的多愉快,姜沃就忙的多痛苦。

    终于忙过后,姜沃算一算皇帝这次的封赏力度之大,就去寻媚娘道:“姐姐,要不我长安户籍不要了,去找京兆尹改成并州户籍吧。”

    媚娘笑应:“好。”

    皇帝听闻后亦大笑:也是,吏部官员总共没来几个,这几日怕是把她这个吏部侍郎忙坏了。

    帝后便按并州都督的赐物,照例给姜沃送了一份去。

    **

    “杜长史的春日宴。”

    姜沃把玩着手里一张名刺,问崔朝道:“你也收到了此宴之邀?”

    崔朝颔首:“收到了,这回随驾而来的国子监朝臣,只有我自己。杜氏既然想举荐人才,自然不会少了我一份名刺。”

    当然,更不会忘了吏部侍郎,上一回贡举的副考官。

    姜沃原本有点懒怠去,她刚忙完封爵加勋事,只想好好歇两日。且这位杜长史,她从前也完全不认识。别说在并州,就算在长安,这种‘举荐宴’‘诗会宴’她也不知推了多少。

    但不知为何,她看着这张普通的名刺,直觉该去。

    姜沃并没有完全依赖直觉,她从崔朝身上摸了数枚铜钱出来,掷出卦象。

    这场春日宴。

    当去。

    崔朝笑看她掷卦:“原来,我也想劝你去的——这位杜长史你与他虽素昧平生,但他的姨兄,与你却有渊源。”

    姜沃抬头望着他。

    崔朝就道:“他的姨兄是岑相。”

    姜沃叹息:岑文本岑相啊……

    那确实颇有渊源。

    她当年第一次出现在朝臣前,就是一场诗会。

    在诗会上,她被荆王李元景(谋反已故)为难,逼她起卦算魁首,她道出卢照邻之名。

    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