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9章 双双谋反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9章 双双谋反(第2/5页)

拉拢自己的侯君集,他脑海中就剩下一个想法了:我命真好!若不是此时出京平叛,那侯君集他们动手前,肯定还要来拉他下水的!便是他不会跟着谋反,甭管是拒绝还是出面检举东宫,都少不了一身腥。

    于是李勣对齐王的态度大为转变:原来以为是个晦气的蠢货,现在看,原来齐王是他李勣的小福星啊。

    于是接到消息的这一日,李勣对齐王的态度大变,那叫一个和颜悦色。

    齐王这一路都吓得吃不下去饭,李勣原本都是令人‘请’齐王每日喝浓糖浓盐水的,爱吃不吃,反正保住命到京城就行。

    这日却改了作风,特意命亲卫奔骑去附近城镇,给齐王买些蜜饯糕点等精细饮食,然后亲自来劝齐王用一些。

    搞得齐王还有点感动。

    抓着李勣的手痛哭流涕:“英国公一定要在父皇跟前,为我美言几句!我是叫小人之言误了啊。况且父皇也知我,不过一蠢人尔,哪里敢谋反呢?”

    李勣:……这我也做不了主,等回了京,你跟太子殿下这一对难兄难弟,陛下到底怎么处置,谁能知道呢。

    唉,太子为什么会忽然谋反呢?

    李勣震惊了半日后,忽然回转过来:甭管太子为什么谋反,但沾上谋逆之名的太子,必是要废除的了。

    他不能在路上耽搁了。

    速速回京!

    储位之争,这才真正开始。

    他立刻下令全员加快速度赶往长安。

    齐王多日未好生用饭,今日才被李勣劝的多吃了些,结果这一急行军,坐的马车立刻颠簸起来,给他颠的晕头转向,连忙提出想放慢行程的要求。

    被李勣冷面拒绝。

    齐王:?李勣这人也太善变了吧!

    长安。

    虽说太子谋反之事,还未及真正行动,便已被人告发,未动兵戈未见血腥。

    但到底是一国太子蓄意谋反。

    此事甚大,大到朝上不但没有沸反盈天,反而是噤若寒蝉,没有人敢主动提一句。

    朝臣们全都是把嘴巴牢牢闭着,万般谨言慎行起来。

    只等着圣人派人断明此事。

    整座太极宫全面戒严。

    原本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入皇城上朝与当值,出入熟惯,各处宫门的侍卫看着熟面孔,有时候查的便不那么严了。

    但近来却严的要命——而且侍卫们全部换了生面孔,各个铁面无私,且那满身的杀气显然是上过沙场见过血的兵,并非原本守宫门的寻常监门卫。

    凡入皇城的官员,各个要验过鱼符,将出入的时辰记录下来。

    不只皇城,甚至整座长安城也是外松内紧,看似没有什么腥风血雨,百姓们依旧按着晨钟暮鼓作息,但每日负责查验出入城门的兵卫,多了三倍不止,进出人口都查的极仔细。

    连姜沃和媚娘这种一直在宫内不曾出过宫门的,都真切感受到了那种,天空似乎化作一片片刀刃一样的压迫感与锋利感。

    北漪园。

    媚娘在窗前安静地看书。

    看的眼睛酸了,抬眼望向窗外时,就看到院中新架起来的几架秋千,孤零零的独个晃悠着。

    三月,原本是春光明媚,最好的打秋千时节。

    每年开春打秋千,一向是北漪园几位才人的最爱。这时节,她们会摒弃前嫌,一起凑钱请宦官来搭两个新的高大秋千架。毕竟前一年的秋千,经过一个秋冬无人管,一碰都乱晃,再打不得了。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才过了年,秋千就重新架起来了。

    然而现在,却再也没人敢去院中打秋千欢声笑语了,所有人都猫在自己屋里瑟瑟躲着。

    媚娘沉下心来算了算:这已经是她们被关在北漪园中第十二天了。

    她不由想起了姜沃——自她进宫后六年,两人还从未这么久不能碰面,不能说一句话。

    宫中出了如此大事,彼此却见不到,连书信也不通,真是悬心。

    十二天前夜里。

    媚娘是被雨声惊醒的。

    她起身取了一块手帕擦了额上冷汗,本来想继续睡的——毕竟这些年,她的噩梦总是大雨绵绵,倒是也习惯了。

    不过她很快就察觉到了,不止雨声,在雨声里,还夹杂着一些沉重的脚步声,以及甲胄上锁片摩擦的略有些刺耳的金属碰撞声。

    她披上衣裳,走到窗前,小心推开了一道缝。

    外头虽然下着雨,天空却有些奇异的亮色,像是被火光照亮的。

    于是这一晚,剩下的时间媚娘就一直没怎么睡着。直到第二日早晨,晨钟声响起。

    她坐在窗前静听,果然,第一批要出门去提膳的宫女被拦在了门口。

    掖庭中竟然进了全副武装的侍卫!

    北漪园中所有人被告知,无论是谁都不能踏出居所一步。

    王才人等还以为是从前彻查掖庭宫人之类的事儿,于是撑着体面挣扎道她们是宫嫔并非普通宫女,每日要去给娘娘们请安的。

    得到的只有沉默的拒绝。

    见有想仗身份,硬要出门的才人,侍卫们也并不出言相劝,只是沉默地拔刀,刀出鞘一半寒光闪过——很明显,要是有人要硬闯出去,剩下那半刀一定会出鞘。

    王才人等彻底被吓到,这才脸色惨白各自退回自己屋里。

    而媚娘连自己屋门都没出。

    只是站在窗口,从一线缝隙中沉默看着。

    宫里一定出了大事!

    起初三日,不但有侍卫守门,所有人的餐食还都是固定配给的,只有两顿干粮,非常硬的干饼。险些给北漪园其余几位才人吃吐了,当然也是心理压力巨大,什么都不知道呢,就被关了起来,简直要疯。

    到了第四日,一直负责北漪园的严承财,才再次出现,带来了确切的消息。

    东宫谋反,太子封禁,朝中同党已尽数被压入狱中!

    接下来,要彻查宫闱中其余各处,有无人与东宫勾连之人。

    诸人闻之变色:凡涉及谋反事,甭管真相如何,都是腥风血雨,譬如汉武帝时,怀疑太子刘据谋反,酿成巫蛊之祸,各处搜寻关联之人,最后连坐而死之人乃至过万。

    于是一听此事,有两个才人当场就吓哭了,只道:我们不过掖庭小才人,如何能与东宫勾连?

    媚娘心道:这种事,若是皇帝意在株连,总有由头。

    比如她们这北漪园里,若是有个扫地的小宫女,曾经跟太子宫里哪个宦官说过话,都可以算作通东宫的罪证。

    只看皇帝想不想彻底血洗一遍了。

    媚娘倒是比旁人镇定些:圣人不似这等大肆株连之人。

    大约这彻查,就真的只是要查清楚,东宫除了勾结朝臣,有无勾结内宫之人。

    接下来的两日,便是殿中省的宦官来彻查北漪园。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