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4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4章 请君暂上凌烟阁(第2/5页)

来,必能换李勣一个大人情——但李治不准备自己说。

    带李勣去见舅舅便是一箭双雕。

    若是舅舅肯为了他示好李勣,将那件事告知,才是舅舅下定了决心要帮他夺储位的最有力证明。

    赵国公府。

    见到忽然来访的二人,长孙无忌很高兴——

    不只李治自己发愁支持他的官员实在太少,长孙无忌比他更发愁:主要是长孙无忌还愁着李治本性‘不争不抢’,他还得每每点拨李治的上进心。

    此时见李治居然歪打正着,把李勣带了来,长孙无忌心里的算盘立刻拨的噼里啪啦响。

    这要是不趁机拿下,简直是对不起自己啊!

    尤其是李治婉转告诉他李勣的为难后,长孙无忌越发觉得:没错,就是你了,李大将军,来做我的同谋吧。

    “看时辰,也到了该用膳的时候了。大将军留下用顿饭如何?”长孙无忌发出了示好的邀约。

    李勣也很快顺着台阶答应下来:“今日叨扰赵国公了。”

    酒桌上一向最适宜套交情。

    且本朝‘食不言寝不语’的礼数,并不是整顿饭都寂然无声,不许人说话。相反,这些官员们都很习惯边用膳边谈事,只要不嘴里含着东西说话,仪态不雅就行。

    比如朝廷公厨,最高级别的就是宰相们一起用饭的“政事堂”。

    唐朝是群相制度,凡是省六部的头部官员,都能被人称一句‘某相’,进入宰相队伍,一起吃小灶政事堂。

    这些宰相们就惯于午膳时议事——平时各忙各的,能有这种各部门宰相凑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就是边吃边开会的绝佳时机啊。

    谁要是光吃不说话,还会被人指责是个摸鱼混子哥。

    边吃边谈正事,才显得‘废寝忘食’‘为国鞠躬尽瘁’。

    于是长孙无忌是很惯于酒桌上谈事的。

    果然用膳不过半,长孙无忌和李勣之间的关系就明显近了不少,一个亲切改口称李勣的字‘懋功’,一个也改口尊称一句‘长孙兄’,其实长孙无忌就比李勣大半岁。

    好一番倾盖如故。

    长孙无忌还很夸了一番李勣的字‘懋功’,这两个字本就有建立大功的意思,可见李勣的字,极符合他的身份。

    一顿宾主尽欢的酒膳后,长孙无忌拿定了主意。

    他手里捏着一个极重磅的消息,可以说提前放给谁,都是极大的一份人情。

    今日,他决定把这份人情给李勣。

    “雉奴去寻小十二他们演练骑射去吧。”

    长孙无忌想了想,有雉奴在,有些话不好说透,于是温和道:“你上回不是还说,在宫里练习骑射侍卫们都让着你,有些没意思。今日正好泽儿也休沐在家。叫人抬几筐鸟雀,你们比骑射去吧。”

    长孙泽是长孙无忌的第十二个儿子,跟晋王年龄相仿,如今在宫里做千牛卫,跟李治关系也最熟悉。

    李治应了一声,熟门熟路就自去了。

    出门后,他仰头对着灿烂日光笑了一下。

    果然,姜太史丞算的没错,今日是个吉日。

    真是个一箭双雕的好日子。

    而长孙无忌一直看着李治走出门去,身后还稳妥地跟着宦官和长孙家的小厮,这才收回目光,又嘱咐身边老仆道:“去看着些,可别叫晋王伤着。到了时辰,就劝着他们停手。”

    屋内只剩下长孙无忌和李勣。

    李勣既然肯来,就不再矫情。

    此时将自己被太子和魏王招揽,不胜其扰的困顿说与长孙无忌。然后拱手道:“我自问心无愧,只一心报国御敌,绝不掺和国本之争。但晋王好意提醒于我,只怕我领兵在外时,会有小人进谗言。”

    “若有此等事,还请赵国公为我直言,李勣不胜感激!”

    长孙无忌一面托住李勣,一面暗中点头:武将就是这样痛快,哪怕李勣已经算是有心思有筹谋的武将,但真决定了的事儿,也就大大方方坦然求助,肯欠下人情。而不搞什么文臣之间惯用的彼此试探,甚至彼此拿捏做利益交换。

    爽快人,他很喜欢。

    “大将军为国征伐,训整戎旅。将来若有小人诬陷,我必为大将军于御前分辨清白!”

    李勣再次谢过,他并不怕欠长孙无忌的人情,毕竟如今争储位的两位,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因此,长孙无忌算是朝上最置身事外,不怕牵涉其中的重臣了。

    只要于国本之争这种大事不牵扯,李勣倒不怕欠点人情——以后长孙无忌让他帮什么忙,帮回来就是了。

    心中大石落地,李勣又不免生出感喟:多亏了晋王替他引见,否则他自己实难唐突结交长孙无忌。

    晋王,真是纯善之人!

    此时酒膳已经撤下,李勣便以手中甘蔗饮代酒,敬了长孙无忌一杯。

    放下杯子后,又不免念叨了一句:“只盼着能早些出征——我不过一武夫尔,在京城时才有几分用处,等离了京城,太子殿下和魏王处,应当也就罢了。”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杯盏,笑容里带了一丝玄妙的味道:“懋功啊,我若是你,就不会急着离开京城。”

    李勣:?

    长孙无忌直接抛出重磅消息:“圣人要建立一座凌烟阁,择定开国来功勋最著的二十四位功臣,图形凌烟阁——这样名传千古的大事,你便舍得此时离京?竟不一争?”

    他声音不大,但落在李勣耳朵里,却如同惊雷。

    手里的白瓷杯,竟然被李勣吃惊用力之下,立时捏出了裂纹。

    凡是武将,谁不想封狼居胥,燕然勒石,流芳百世!

    而凡是臣子,谁不想位列功臣阁!

    汉武帝刘彻建麒麟阁,汉宣帝追列功臣于上,朝臣无不想‘画图麒麟阁’;汉光武帝刘秀,起立云台阁,将与他一起开创东汉基业的二十八位功臣画于阁上,是世人皆仰的‘云台二十八宿’——甭管文臣武将,谁不盼着将自己的图绘姓名,永勒于功臣阁,受万世敬仰!

    皇帝居然要起功臣阁了!

    他们大唐的第一座功臣阁!

    凌烟阁……李勣心里反复念了几遍——这名字真好,比麒麟阁和云台阁还要好!

    直到凉凉的饮子从杯子的裂缝中留到李勣手上,他才反应过来,竟然失态捏坏了长孙无忌家的杯盏。

    李勣有些赧然。

    长孙无忌倒是笑了。

    他生的很俊朗,哪怕已近知天命之年,依旧不见丝毫老态,依旧是风度翩翩气度非凡的宰相。

    他摆手笑道:“懋功不必自惭,我初次从圣人口中听闻此信时,亦是心旌动摇不能自持。”

    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名利已然不缺,所挣下的家业之大,只要子孙没有犯下谋反大罪,哪怕再不成器,只躺着享受,也可富贵绵延五代。

    心中所追求的,唯有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