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5章 小马过河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5章 小马过河(第2/5页)



    自举自荐,当然不能是去省六部前举着手‘选我选我’,当然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来——有什么比一篇绝妙的诗作,或是一篇精到的文章,更能迅速展才的吗?

    姜沃记得,李白、白居易等人都行过干谒之事。

    唐诗独步天下,也与干谒自举做官有很大的关系。好的诗词能得到帝王权臣青眼,能够让人平步青云时,写诗写文自然就成了风尚,文人墨客间交流也多,宛如无数星辰碰撞,组成了一个锦绣星空般的大唐。

    十月,便是每年诗会最多的时候。

    因各地考中的明经、秀才,可以获得十月入京自举的资格,所以十月里长安城中学子文人就格外多。

    更因中秋重阳两佳节才过,许多亲王还留在京中,更增热闹。

    大唐的亲王不比后世清朝,全都圈在京城里不能出去,大唐的王爷还是要去封地的,除非是李泰、李治这种被皇帝亲爹稀罕的不让走的皇子。

    其余去上任的亲王,逢年过节可以递请安书回来,若是得皇帝允许,便能回长安。

    人与人性格不同,有人觉得呆在自己封地没人管束自在,也就有人觉得长安繁华,封地没意思,成天想着回来的。

    如今大唐才第二代,亲王们不是二凤皇帝的亲弟弟就是亲儿子们,血缘都还很近,二凤皇帝又是个不怕王爷造反的人(谁能打过他?),所以凡有弟弟/儿子们中秋上书要回长安拜见的,他就都挥笔同意了,甚至还会留他们在长安过年。

    这些王爷们也会从各封地带些当地出色的青年学子来,然后向皇帝请命,请他办诗会让这些才子们作诗作文一展所长。

    一来是为了讨皇帝的好,让他看看大唐天下多么文采精华人才济济,二来,这到底是个举荐之恩,若是这些才子将来有跟马周一样通过诗文做上宰相的,那他们也算提前投资,赚下了好大的人情。

    种种原因叠加,十月,就是传说中的诗会月。

    姜沃路上还想着回去就告诉武姐姐,结果回到宫正司才想起来,这不是九成宫了,媚娘只好搬回掖庭去住。

    两人又要休沐才能见面了。

    姜沃只好遗憾睡了,颇觉孤单。

    忽然就感同身受了晋王,怪不得武姐姐说他整日落寞。

    次日,姜沃陪同袁天罡一起穿过百福门,往百福殿去。

    姜沃仰头看着殿名:百福,好像一只小狗的名字哦。

    袁天罡师徒来的不早不晚,此时百福殿内已经有几个先到的王爷与他们带来的才子们。

    姜沃毫不夸张的说,一看到袁天罡,他们都是眼睛一亮:袁仙师!活生生的袁仙师!

    像是逛动物园的人,忽然看到大熊猫溜达过来一样。

    在王爷们围过来之前,一位身着深红色官袍的朝臣先人一步,上前与袁天罡见了常礼:“袁仙师。”

    “岑侍郎。”袁天罡尽职尽责做看不清状,听声识人,然后伸手欲扶。

    中书侍郎岑文本忙伸手握住袁天罡的手,关切哀叹道:“仙师眼睛越发不好了?”

    袁天罡点头:“看人就看个轮廓,分不清啦。”然后问道:“今日诗会是岑侍郎掌事?”

    岑文本应了。

    姜沃也知岑文本对袁天罡这样敬重的缘故:他本人就是袁师相面如神的一个典型案例,他年轻时候求问过袁天罡他仕途如何,袁天罡相过一回,果然所说相差无几。

    这位岑侍郎,家族也是世代为官的,祖父做西梁的宰相,父亲做隋朝的侍郎,他又跑来做大唐的中书侍郎,从他家族履历就可以看出来世家为何对皇族并不如何畏惧敬重了——实在是换皇帝速度太快,皇帝跟韭菜似的一茬一茬割了长长了割,世家子弟倒是稳稳一直在当官。

    姜沃对岑文本则是另一种好奇,她知道他曾孙岑参,那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

    因岑文本先来与袁天罡见礼,姜沃作为晚辈与下官自然要先侧身避开,之后她再与岑侍郎行礼。

    如此这般,搀扶着袁天罡的手自然就松开了。

    然而行过礼后,姜沃再抬头:??我师父呢?我好大一个师父呢!

    再一看,袁天罡早被几个王爷带着人拱卫走了。

    姜沃:……

    好在今日来的这些王爷都是不在储位竞争者之列,对袁天罡这样热情属于见了稀罕物的热情,而袁天罡能被他们拱走自然也是能应对的,姜沃就目送师父被人扶着去喝果子饮了——袁天罡不喝酒人尽皆知。

    岑文本在旁温和道:“姜太史丞是第一回参加诗会吧。无妨,圣人未到时,你先跟在我旁边。”

    这自是看在袁天罡的面子上的回护之情,觉得她一个姑娘家,第一回出席这般场合,需要个长辈看护,于是表示我罩着你。

    姜沃刚道谢完,就见一紫袍金带,修目美髯,极有气势的中年人进门,之后径直向着两人走了过来。

    旁边已有人忙着向他行礼问好,正是国舅爷兼大司徒兼赵国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到两人跟前,不等两人行完礼,就淡然道:“岑侍郎,我有几句话要与姜太史丞说。”

    姜沃微愕,长孙大司徒寻她做什么?之前两人从无交集啊。

    她还不及应答,就见岑文本道:“好。”之后行云流水闪开不见,远远走开。

    姜沃:??

    文人的嘴,骗人的鬼!

    这就是岑侍郎说的无妨,跟着他就行?

    好在长孙无忌不是来找茬的。

    其实原本长孙无忌很少参与诗会文会,他的专长在律法,开科举时他也是负责明法科,考诗文的,一般都是魏征或是房玄龄来。

    可惜魏征这几年来身体不好,被指为太子太师后忧心太子,身体更不好了,这段时间连朝也不怎么能上,何况是诗会。

    而房玄龄倒是身体不错,还能骑马上下朝。无奈最近家里出了事,次子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两夫妻各玩各的八卦在京城广为流传至今不衰,他实在不想过来面对诸位王爷的八卦眼神,于是辞了十月里所有诗会。

    倒是刚收到外甥爱心棉布大礼包的长孙无忌,心情灿烂的很,主动请缨要跟着来看诗会。

    二凤皇帝自然允准,长孙大司徒就这意气风发地来了。

    他一进门,见到众人里头有个面目秀丽穿着官服的姑娘,便知是‘梦到’棉花的太史丞。

    于是心情飞扬的长孙无忌就过来了。

    他也是来替外甥拉关系的,这点上长孙无忌跟李治想到一起去了,既然在朝上势力单薄,有机会先拉一下太史局星象家们的好感也不错。

    于是长孙无忌作为大司徒,出言勉励了姜沃两句,又将府上一个订了婚的孙儿的生辰八字交与姜沃,请她帮算个定亲吉期——也是拉关系的一种方式。

    要不说长孙无忌和当今圣人是友好的大舅哥和妹夫呢,圣人有十四个儿子,长孙无忌有十个,儿子又生儿子,如今人到中年,两人在一起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