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御妻有道abo: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丞相大人御妻有道abo》 70-80(第8/20页)

会恨宁清歌的母亲?既然恨,又为什么会冒险赶来幽会?

    而且宁清歌说过,她见过襁褓之中、还是婴孩的自己。

    宁清歌那时不过几岁,必然是由母亲领入后宫,既然恨,又为什么能得阿娘允许,踏入景阳宫,甚至看见被阿娘珍之爱之的自己。

    她之前可是听小姨笑着打趣过,说盛拾月刚出生时,皇贵妃就像只护崽的老母鸡,衣物淡水都要由自己亲自查验过,时时刻刻都将盛拾月抱在怀中,哪怕是陛下都不能多抱一会。

    其余后宫妃子赶来景阳宫,想要送礼祝贺,却都被皇贵妃关在门外,生怕旁人伤了盛拾月半点。

    可那时的姜时宜却能领着幼女,踏入景阳宫,见到自己。

    盛拾月脑子乱成一团乱麻,好像知晓了什么,又得到了更多的疑问。

    盛拾月当即再问:“阿娘和姜时宜到底是什么关系?”

    那老妪却摇头,说:“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

    老妪说:“我只是将我亲眼看见的事情,尽数告知殿下。”

    盛拾月眼眸微动,低喝道:“你还知道什么?”

    老妪就笑,很是反常地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只反问道:“殿下真想知道?”

    盛拾月察觉到些许异样,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她又怎么可能放弃,当即就催促:“别绕弯子,你快说。”

    “殿下当真以为宁大人的一身本事,会是由圣上亲自教导出来的?”

    盛拾月一愣,嘴唇碾磨,好半响才呐呐道:“你是说……”

    老妪这次说得很快:“老奴曾几次起夜,瞧见姜时宜与皇贵妃一同教导宁清歌。”

    盛拾月彻底懵住了,她呆呆坐在地上,像是个失去三魂六魄的木偶人。

    不知过了多久,有风遛入掖庭,卷起地上残叶。

    “……你到底是什么人?”

    “老奴只是掖庭之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管事。”

    盛拾月偏头看她,眼眸有寒芒闪过,心中竟泛起些许杀意。

    那老妪好似意识不到危险,又道:“能够知晓这些,不过是因为当年善念,曾在姜时宜与宁大人初入掖庭时,稍稍照拂过她们一点。”

    盛拾月闻言,冷凝的面容稍缓,但也阴沉得吓人,一字一顿地警告道:“此事不得再告知任何人,否则……”

    老妪摇了摇头,居然还能笑得出来,说:“老奴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否则宁大人也不会放任老奴活到现在。”

    盛拾月沉默了下,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脑子依旧乱成一团浆糊,只木木站起,往外走去。

    第75章

    盛拾月才出了宫, 便差叶流云、叶赤灵等人一块出门打探。

    虽然陛下有意将痕迹抹去,不喜朝臣、坊间再提起,可风过留痕,更何况是曾经如此强盛的两大家族嫡女。

    只消使些银两, 便能从年纪稍长的人的口中得知不少往事。

    零零碎碎拼凑成一块, 再添以过往记忆,总能猜想出一个大致模样。

    此刻已是夜幕时刻, 盛拾月站在书房中, 将寻来的杂记合上。

    她眼帘半掩, 眸子低垂,自出宫之后就一直少言寡语,面色极沉。

    她还没有多想片刻,那叶流云就推门而入, 说道:“殿下,夫人派人传话回来,说北镇抚司事务繁多, 今儿先就宿在那儿了。”

    她本以为盛拾月会像往常一般,露出些许不满, 或者抱怨两句, 说宁大人可真忙。

    可盛拾月只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

    她抬手, 想将杂记收进书架, 书至木架前又突然顿住, 缓缓收回手后, 又掀到之前翻看过的那几页, 紧接着往书桌上一放,嘱咐道:“让她们这几日都不要过来打扫。”

    叶流云低头称是, 还没有细想,就听见盛拾月又开口:“让人备马,我们连夜出城。”

    话毕,她大步就往门外走。

    叶流云顿时诧异,连忙追上,急急忙忙问道:“殿下,我们要去哪?”

    不过片刻,人已走出书房,只剩下残留声音。

    “长生观。”

    快马加鞭,一群人浩浩荡荡冲出城门,径直往郊外赶去,转眼就被漆黑夜色给侵蚀殆尽。

    长生观乃是位汴京郊外的一所道观,离汴京稍远,足有三十余里路,但据说里头供奉的三官大帝极灵,所以香火不受影响,很是旺盛,常有不少大族夫人、子女为求家宅平安,特地会来此修道一年半载,以示诚心。

    盛拾月等人赶到之时,夜色已有些浓重,更别说将马匹安排好,又踏阶往上。

    幸好今日天气甚好,借着明亮月光和手中灯笼,这才平安抵达。

    观中道人大部分已经睡下,叶流云敲了半天门,才有一小道长揉着眼睛,将门打开。

    盛拾月不等对方开口,便上前一步,询问道:“静幽道长可在观中,我有急事寻她,请小道长通传一声。”

    那小道长见一堆人堵在门外,还以为她们是上门找茬的,慌慌张张就往院里跑,惹得半个道观都点灯醒来,直至那静幽道长赶来,认出盛拾月之后,这才重归平静。

    半炷香后,盛拾月跟着静幽道长来到一处静室,不过才坐下,那道长就先叹了口气,主动问:“殿下是为了当年的事而来?”

    盛拾月当即点头。

    摇曳烛火之中,静幽道长沉默半响,最后才挤出一句:“孽缘啊……”

    盛拾月不语,只凝神看着她,像是借着她的面容,勾勒出另一人的模样。

    姜时宜。

    姜家也曾是大梁的望族之一,先帝在世时,姜家血脉占据朝廷三分之一,上至三公,下到府衙吏使,皆有姜姓之人,可谓旺极一时。

    可惜在夺嫡时站错了队伍,又被当今陛下记恨,族中子女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就连联姻的宁家都因废太女一案而被诛杀九族,偌大的姜家就此落败。

    而姜家夫人,也就是如今静幽道长,早在姜家站队前就已出家修道,这才免于牵连之苦。

    而盛拾月寻人得知,姜时宜当年以想念母亲为借口,曾入青云观修道两年余,将已定下的婚约延后许久。

    盛拾月重重吐出一口浊气,说:“请您告诉我,姜时宜与我阿娘到底是什么关系?”

    拼凑许久的真相,总要有一个当事人来填补细节,才算完整。

    时间回溯,直至前朝。

    大梁至德三年。

    汴京今儿十分热闹,街头巷尾都在说着同一件事,叶家那位驻守北狄多年的大将军,终于被陛下召回述职。

    但此事虽大,却不是百姓议论的原因。

    他们讨论的是,这叶大将军多年离京前,还是孤身一人,可昨日回京时,却带着一对母女,极具异域风情的面容,以及不加遮掩的蔚蓝眼眸,不消旁人推测,便可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