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70-80(第16/21页)

继续道:“刚刚来的,是吏部侍郎赵挺之赵大人,和他的公子赵明诚,赵公子一表人才,同样尚未婚配。”

    李清照听懂了,脸上立时爬起了几缕薄红:“爹,您在说什么呀!”“我可没乱说。”李格非捋着须笑得意味深长,“这事,可不是我一厢情愿。”

    嗯?李清照愣了一下,难道?她正要询问,忽然听到门外又传来一阵熟悉的乐声。

    “楚姑娘出现了!”

    李清照眼前一亮,顿时将什么婚配的事抛到脑后,忙推着父亲出门去看。

    “上次说了苏学士,不知道这次还会不会说我大宋的文人。”

    【各位同学大家好呀!几天不见,书背得怎么样了呢?可惜不能抽背,好遗憾。】

    “抽背?抽查背诵吗?”苏轼饶有兴趣。

    托水镜的福,他现在成了大宋的名人,走出门去都会被人围观,驿站里的拜帖都要收不完了。不仅如此,连当今官家都知道了他的名头,命他入宫参圣,可以说,他现在的风头,可一点都不比当时进士及第差。

    许是跟着水镜历了一遍人生,苏轼此时还算泰然,倒颇有些词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眼见水镜又出现了,也乐得偷闲看热闹。

    汉语本就可以意会,楚棠一说众人便猜出“抽背”的含义了,一些幼童想起在书院里被夫子押着一个个默书的情景,纷纷打了一个寒战——

    幸好不能抽背!我们还是保持一点距离好了。

    【录视频之前刚好刷到一个视频,说科学家研发出了超导神经形态处理器原型芯片,这个芯片被命名为苏轼,解锁语录:高处不胜寒。】

    苏轼:???

    众人:???

    “她说,什么芯片?”

    怎么这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是看不懂呢?

    【我看了一下科普,说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突破,官方报道是超高速度、超低能耗,一秒可以进行1.4万次突触操作。具体没太看明白,反正很牛逼就是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叫苏轼,难道是因为那句高处不胜寒?报道说这是全球首次对超导神经形态计算得出正确结果,那叫这个名字多少有点凡尔赛了,多不好意思啊!】

    她嘴里说着不好意思,但那语气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明晃晃的高兴自豪。水镜下的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人工智能是什么东西,人变得更智慧了?”苏轼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不够用了。

    唐朝。

    博闻强记的孔颖达开始颅内检索:“《汉书》有言,造计秒忽。秒为禾芒,忽为微细,极言物之小。所谓超高速度,速以时策,这秒莫非意指时间?一秒,极微小的时间”

    孔颖达的脸色突然变了,他抬起头,对上殿中同僚的视线:

    “一秒1.4万次?!”

    这难道不是神迹?!

    李世民调整了一下呼吸,神情慎重:“如此时速,怪不得是首次了。倒是这个全球,安意应该是寰宇?却不知为何撑球,难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

    贞观君臣对视一眼,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太荒谬了,人怎么可能生活在球上呢?一定是猜错了。

    【不过评论区有懂王是这么解释的,说之所以叫苏轼是因为,各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芯片进行调整,就像他弟弟苏辙会根据哥哥的入狱频率调整自己的做官需求。】

    说着,楚棠就顺手播放了一个视频,于是各个时空的人都看到一个顶着“苏轼”二字的青年男子伴随着欢快地音乐很有节奏地说着:

    “弟弟,我又被贬了。”

    “弟弟,捞捞。”

    “弟弟”

    一时间,哥哥时空都回荡着“弟弟”“弟弟”的声音。

    “噗嗤——”

    众人笑了,苏轼的表情裂了:“这这这这都做的什么东西?你们你们后世这么闲吗”

    什么弟弟捞捞,虽然子由是挺厉害的,但我苏轼,堂堂北宋顶流,不要面子的吗!

    一旁的苏辙同样尴尬地默默别开脸,有一种公开处刑的社死感。

    唐朝。

    李白哈哈大笑:“这个苏轼,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杜甫亦是忍俊不禁,不过他到底温厚,笑得含蓄:“苏氏兄弟棠棣情深,堪为千古表率。”

    同样得知自己被弟弟捞过的王维笑着摇摇头,心想自己幸亏急流勇退,只被弟弟捞过一次,不然,他实在无法想象有人扮演着他的样子说着“弟弟,捞捞”的样子。

    根据兄长入狱频率调整为官需求,后人真是,太促狭了些!不过这也说明后人并未忘古,反倒是将他们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纪念呢?王维愉悦地眯起眼,别人的热闹看得真开心。

    神宗年间。

    宋神宗又好气又好笑:“这闹得,合着苏卿做官便是为了他的兄长?”

    他想了想,苏轼虽然才高,但锋芒毕露,一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苏辙为人沉稳内敛,谨言慎行,比起他兄长来,真是靠谱不少。宋神宗抚额,这样一比较,到底谁是哥哥啊?

    【都说苏辙为了老哥哥一路干到副宰相,这固然是段子,不过他俩关系好是真的,宋史都要专门提一嘴,曹植看了都羡慕。】

    曹植:说苏轼就说苏轼,你有事没事提我干啥呢?

    担着七步诗罪名的曹丕抿了抿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北宋。

    听到“副宰相”三个字的苏轼顿时就笑了:“子由高才,果真不负苏家门楣。”

    一旁的父亲苏洵也老怀大慰,看着自家小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子由当真不错,望你此后亦能青云直上,为朝廷、为百姓再效劬劳。”

    至于大儿子苏轼,别再被贬就好了。对大儿子的嘴,苏洵表示也很无奈。

    【这是开个玩笑啦!轼是马车上的零件,芯片也算一种零件(?)

    另外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一直被打压却没有沉沦,最后站成了宋代文化的高峰,就像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被封锁、被打压,却顶住压力奋勇攻坚,最终站在了国际前沿,以苏轼命名,或许有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吧!】

    “说得好!”

    苏轼频频点头。这个就正常多了嘛!有深度有内涵,这才是礼仪之邦能想出来的名字,调整做官频率什么的,简直荒诞不经!

    秦朝。

    嬴政神情微肃。前面提到的全球首次他其实没多大波动,大秦便是最强,后世中国代代沿袭,自然也该占据鳌头,他动容的是这句被打压。

    他已知晓日军侵华,华夏几乎亡国灭种,虽则后来日月重光,但诸国之间仍有倾轧。其他国家岂会眼睁睁地看着华夏再次站回巅峰?打压已是必然。

    嬴政按住腰间剑柄,幸好,幸好冲出来了。

    “后世子孙,争气。”

    【说起来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