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210-220(第36/41页)

头,只要是祝缨想干的事,一定是好事,那他就得帮帮场子。

    祝缨道:“你瞎掺和什么?他们着急回家呢,早点干完早点儿回去,你何必耽误回家探亲?”

    二徒弟嘴上没把门儿的:“大人许我们回去?师傅,这可太好了……”

    师傅只恨手上没个筷子再抽他!忙说:“禀大人,小人听令来,不敢逃走,会尽力办差的。大人只管派下个数目来!小人一定限期干完。”

    祝缨道:“我不用你做多少,只要你将糖霜做得再洁净些。”

    唐师傅愕然。

    祝缨道:“要洁白的糖霜,对了,我还见过大块儿的,你会么?”

    “也会一点儿,不过不一定能成。”

    “那就试制!”

    唐师傅小心地说:“恐怕要费许多甘蔗和柴火,也未必能成。要做现在的工艺,倒是能够的。”

    祝缨道:“没事儿!你做多少,就在这儿住多久,这屋子现在就是你的。什么时候做得我满意了,我再与你二十贯钱,将你的名字从簿子上除去,你要州城也由你,如何?”

    唐师傅道:“大人此言当真?”

    “先把我要的做出来!”

    唐师傅来神了:“好!”他主意转得飞快,他们这些匠人比较难的是应付官府的徭役和力役等。这头你正过着日子,那头将人拖走干活去了,什么都被打断了,反复来这么几次,就什么都干不成了。他的特长是制糖,糖是比较贵的,利润颇为可观,但是他一年里没多少日子是为自己干活的,有时候就是在自己的作坊里用自己的东西干朝廷的活儿。

    朝廷规定一年里只征发二十天或者三十天,再征发就要给匠人钱,实际执行的时候都是胡扯,狠的一个月就能征二十天。管饭就不错了,有时还得自己带饭。如果能够不在名簿上,他的日子必比现在好许多。再有额外的赏钱,家什也都能再换一套了!

    祝缨也知道朝廷征发是一笔烂账,越到最后这笔账就越烂。纵使是普通的百姓,征发也多是超额的。普通百姓也不懂这些个,一年到头就忙个没完,所以逃户也越来越多。如果朝廷、官府手里能松一点儿,世上的隐户也能少一点。

    祝缨问:“今晚看着不能弄成了?”

    唐师傅道:“连夜也能弄出一些来,就是点灯熬油的。”他说着,将一部分糖浆放到那个“豆腐框子”里,等它凝固。又将一部分放到一只大桶里。

    “那就先不用了,明天再说。对了,明天样品做出来之后,过年先放几天假,歇一歇。人日过后再动手。明天你先别动,我还来看你怎么弄。”

    唐师傅答应了。

    祝缨带着项乐一同回去,路上,项乐道:“这老货,倒会拿乔。”

    “有本事的人都这样,再者,心里怕也委屈。他有这样的手艺,也确该过得好些。对了,明天过后他们休息,你们也该回家过年啦。东西都收拾好,别丢三拉四的。”

    “我能留下来,叫三娘回去就行了,娘想她。”

    “不想你吗?一起回去。”

    祝缨这么说着,也给他们一人一份年礼。如今家里给她做事的人多了,她也如同在大理寺时一样,每人过年也按级分一份儿。

    第二天,祝缨在府衙里封了印,先打发苏喆和苏晴天与顾同回家,他们有一半的路可以结伴。苏喆听说可以回去见母亲,一声欢呼!

    祝缨笑道:“这么想回去呀?”

    “我想阿妈了!”苏喆说。

    “那回去要多跟阿妈在一起。”

    “嗯!”

    苏晴天道:“哪有这么说话的?”

    祝缨道:“她说心里话,你不要教她哄人。”

    苏晴天道:“那是老师大度,要是别个小心眼儿的见她在面前说想走,怕不要生气?”

    祝缨道:“胡说,怎么能不想母亲?那不是扯么?一听就很假。路上小心。”

    顾同也不想走,还想多留两天,祝缨道:“滚。”

    顾同只好滚了。

    祝缨打发走了他们,再到唐师傅的住处,他们已经又重支好了摊子。红糖已经做出来了,从豆腐匣子里拍出来,一小块一小块的。祝缨掂起一块来,发现它的一面上有花纹。原来那匣子底还刻有纹路,糖上自然也带了花纹。

    祝缨问道:“霜糖也是这样的浆这样弄么?”

    唐师傅道:“大同小异。”

    “也能铸出这样的纹路和形状来?”

    “也能吧,不过霜糖一般不那么弄它。”

    祝缨点点头。

    再看他弄其他的。

    唐师傅有好几种技艺,竟不能在两天内展示完。他又将放了东西的那桶取来,将上面一层倒水,祝缨看到它竟变成了一种淡黄色。唐师傅并不讲解,打定主意不多教人,这个知府大人有点奇怪,他爱记就记,唐师傅却想留着自己一点手艺,后半生有靠。

    祝缨也不计较这个,她从唐师傅这里已经学到了很多了。她只要看着唐师傅都干了什么就行,接下来她自己会总结。唐师傅人在她这里,一应东西都得从她这里获得,能瞒多少?

    她问唐师傅:“还能更好不?”

    唐师傅道:“那就要试了。只要大人给够甘蔗与柴炭,小人总能试出更好的来。”

    “以前试过多少呀?”祝缨问。

    唐师傅诚实地摇头:“没怎么试过,师傅教什么就学什么,有些想法也不敢试。”

    “师傅不让?”

    唐师傅很干脆:“没钱。”

    试错是需要成本的。他刨去了徭役等等,自己没多少本钱去试。这也是许多匠人的难处,试个几次不能成功,就没本钱继续试那个不稳定的法子了,得继续干活攒本钱。许多时候发明得靠运气。能够用习得的成熟工艺过活,为何要冒险呢?干这一行的人多了,你试一个我试一个,总有一个合适的“偶然”被碰上,然后被许多人学了去。

    不过现在好了,有人愿意当冤大头,他都想多在这儿住些时日好好“试试”了。甘蔗在这儿不太值钱,但是人工、柴炭,尤其是“不用愁生计”就很奢侈了。

    “冤大头”也很开心:“那你就接着试!”

    二人达成共识,唐师傅也不再别扭了。

    祝缨也回去过她的新年了。

    ……——

    这一年的新年,由于太子的关系大家都不能尽兴,祝缨这儿再不能再在府城放烟火带着父母登城楼去看着满城灯火了。

    祝大深以为憾,却又说:“明年再看,明年更好!”

    祝缨将唐师傅制的那些红糖块拿出来,给锤子、石头各分了些,又给杜大姐、丁贵他们分着吃。告诉他们:“到明年咱们就能吃上好霜糖啦。”

    张仙姑道:“那可贵呢!”祝缨以前给她们买的饴糖之类更多,祝家后来能够多弄到糖霜的时候,杜大姐甚至不知道怎么用它做菜。虽然现在也能吃得起了,张仙姑还得觉得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