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你要娘子不要: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老许,你要娘子不要》 110-120(第1/15页)

    第111章 她们的花烛夜整整持续了十八天。

    十八天。

    她们的花烛夜整整持续了十八天。

    当察觉到那股燥意和渴望终于慢慢平缓下来,到了可以控制和把握的地步的时候,两个人都无声的松了一口气。

    苏拂苓是因为终于不用拘着许易水,她怀疑这半个月一直让人在后殿等着自己,都快拘出毛病来了。

    而许易水则是因为……难以言喻又五味杂陈交织的东西,她自己都有些理不太清,但总归,是松了口气。

    “东门又叫朝门,是科考和放榜的地方。”

    孟寒雁带头走在侧前方,为许易水介绍:“那边是国子监,这边儿是钦天监的观星楼,你看看想先从哪儿逛着走?”

    这些日子,因为许易水吃得越来越少,苏拂苓有些担心,便问她缘由。

    大概是问的次数太多了,许易水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烦躁。

    想到之前在上河村的时候,祝玛说的抑郁。

    许易水找了个没怎么走动,不消耗体力所以不饿的借口搪塞了过去。

    却没想到,扶桑叶的情热过后,孟寒雁便来找到了她,说带她逛一逛皇宫。

    能四处走一走看一看,许易水那天多吃了一个包子。

    苏拂苓便觉得自己做对了,许易水看起来高兴了不少。

    虽然说这些天许易水好像也没有不高兴,她们也明明变得更亲密了,她也有把握,能够一直让许易水待在自己身边。

    但仍然不可避免的,苏拂苓心里还是总觉得有些惴惴不安。

    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孟寒雁就带着许易水将皇宫给逛完了。

    后宫没什么人,太妃们居住的地方也不好去,宫里还剩下的许易水能去的地儿,无非就是藏书楼、国库还有御花园之类的。

    许易水兴致还挺高,饭食胃口也好上了许多。

    于是,听了孟寒雁的话后,苏拂苓沉思了一刻钟,便让孟寒雁带着许易水出宫,离开金麟台,在京城里逛一逛。

    “咕噜咕噜——”

    清晨的阳光轻柔如纱,撒落在金殿的琉璃瓦上,而马车的车轮滚滚向前,带着十分有节奏的声响,缓缓从偏僻的一扇朱红小角门里驶出。

    这马车很华丽,比她上一次坐的还要大,许易水第一次见像这样柔软,这样宽敞,像一座小房子似得马车,甚至是由两匹马拉着行走的。

    然而据孟寒雁所说,这样规制的马车只是她出行时所使用的,在京城中规中矩,并不打眼。

    既然是微服出巡,带许易水出去透个风,也就不易太过招摇。

    许易水本来想象着会像先前莲心陪着她时那样,八个宫女跟着伺候,但事实上跟她一道出来的人并不多。

    除了与她一起坐在马车里的孟寒雁以外,剩下的便是坐在车辕边驾车的两位侍从。

    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从她们低调且有些微贴身的衣衫下,微微鼓起的肌肉轮廓不难看出,都是以一当十的个中好手。

    “嘎——”

    听到角门关闭的声音,许易水抬手撩开了车帘,回望自己走出来的方向。

    琉璃瓦边是展翅欲飞的房檐,形态各异的鸱吻栩栩如生的坐立其上,朱红的梁柱,连绵又错落有致的宫殿,缓缓升起的太阳正好为一切都镀上一层金光,逼得人不敢直视着皇家的威仪和富贵。

    只有檐下悬挂的风铃,再微风中晃荡出声响,清脆悦耳,却又空泛得很。

    马车越走越小,那宫殿的轮廓也在光晕中,越发清晰,又越发模糊。

    “滋啦——”

    像是滚烫的热油里飞溅了什么带水的物什。

    “豆花儿,豆花儿,甜豆花儿嘞~!”

    “大清早的你还砍,看看这菜嘛,好水灵嘛。”

    “好嘞好嘞,八文钱就成,您慢走!”

    熙熙攘攘的热闹声传来,带着让许易水感到熟悉又亲切的烟火气。

    “怎么了?”

    见她放下了轿帘摇头,孟寒雁询问出声。

    “只是忽然想到了一点事。”许易水道。

    孟寒雁并不是一个喜欢窥探别人隐私,还刨根问底的人,更何况,她也并不认为许易水能想到什么“大”事。

    只是或许是因为避子汤,又或许是因为只有两个人的马车太过安静,于是孟寒雁多问了一句:“什么事?”

    然后,她听见许易水声音平稳地说道:

    “原来,这座雕栏玉砌的宫殿,困住的只有那高座在金椅上的一人而已。”

    只有那个号称万人之上,最尊贵的人,再也走不出来了。

    其他的人,掩人耳目也好,欲盖弥彰也罢,总还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和机会,出宫走一走,看一看。

    帝王出宫,却是政事。

    家事即为国事。

    这样的日子,要一直持续到,苏拂苓的死亡-

    “国子监吧。”

    观星楼是钦天监的地方,听名字,似乎要晚上,月亮和星星出来之后,才有的看。

    许易水做了决定,又有些担心:“我可以进去吗?”

    “不会打扰到大人们读书吧?”

    她先前就听闻过,这国子监只招收两种学生。

    一种是出生就在皇城里,耳濡目染,说白了有权有势,家里有背景的,将孩子送进去培养。

    而另外一种,则是准备考取功名,留在皇城,成为背景的。

    大夏的文臣武将通过科举选拔,一共有六场重要的科考,最后两场,分别是举人们的会试,和贡生们的殿试。

    只有举人才能参加由礼部主持的,在京城举行的会试,若是会试通过,就成了贡生,而贡生们再参加最后的殿试。

    第二种能够在国子监求学的,便是已经走到会试的举人,和已经通过会试,只差殿试就能成为官员的贡生们。

    凭借关系和钱。

    当然,进这里还得参加考试,如果没通过国子监的入学考试,就只能自己租房子或者住客栈等着会试乃至殿试了。

    不过大夏朝的风习,更多的学子还是更愿意在国子监里等待。

    /更多内/容请]搜索[频道:。

    一来有学习氛围,大家都在备考。

    二来,不论考不考得上,也一同求学了一段时间,怎么也算是结交上了同窗之情。

    “还算不上大人。”

    孟寒雁倒是不忘纠正许易水的称呼。

    “这里面,有三分之二的人,以后都做不了官的。”

    大人?

    若只是国子监求学就能算大人的话。

    那站在观星楼丢个碎金子,砸中十个人,九个人都是大人。

    “你以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