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沈记糖水铺》 30-40(第8/16页)
声,有滋有味有嚼头。
不多时,孙娘子满脸怒容地回来了,沈朝盈也吃完了饭,将桌案收拾干净,重新给孙娘子续茶。
虽然气,但好歹是说定了,孙娘子平复了下心情,才开始和沈朝盈讲起租金来。
隔壁的铺子比眼下这间大些,大约是两倍余。屋舍一样的四间,她们三个人住尽够了,再放些杂物、米粮一类的,绰绰有余。
小院跟前面铺子加起来每月一千六百钱,又因为没有房牙在其中抽成,孙娘子只收她一千五百文。
这价格很厚道了,租下隔壁,对沈朝盈来说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这会太晚了,双方便约定好明日早上立契交钱,过完手续。
如此,沈朝盈只等寻个日子将两边店铺给打通,重新装修。
阿翘为少了个碍眼的邻居而高兴,和阿霁在那儿对着隔壁院子畅想,到时候她们也能有独个儿空间了!不必为了晚上睡觉总踢到对方惊醒。
沈朝盈犹在琢磨,该统一一下两边的装修风格才是……眼下装修有些简陋了,嘶,又是一笔银钱!
——
次日办好手续,从县衙出来,碰上樊录事,对方问过缘由,笑眯眯恭贺一番,而后踩着点上值去了。
沈朝盈看着青春洋溢的远去背影,感慨,公务员就是好啊,樊录事这种基层不必像上头一样操心旁的,又有小崔大人这样面冷心热好上峰,哪像自己,累死累活打拼,还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实现在长安安居乐业的小目标,呵呵。
沈朝盈感慨完,又投入到为新铺子的准备中去。
柳娘子一家三天之内搬走了,也不知道可着谁家霍霍去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等着沈朝盈收拾。
先打扫垃圾,请人将那一堆泡了水的烂木板都清了出去,还得了几枚铜板,将这意外之财收好,再开始整理硬装,先前脏污了的墙壁要粉刷、起翘的地板得修补,干脆和隔壁统一都拆掉了原先容易起刺的木地板,通铺大块青砖,又打磨光滑,门口垫上定制的“出入平安”地衣……
接着是软装,食案、坐具、杯盘碗勺花草摆件等等。
西市上舶来品多,小玩意儿也多,沈朝盈淘了一大堆回来,什么琉璃瓶彩陶俑,中西结合,还到布匹店买了些碎花布头拼缝在一起,挂在门上,隔开后院,很有日式乡村风味,布置得十分温馨。
这段时间沈朝盈监工,阿翘、阿霁又推着小车摆摊,也不算毫无收入。
十天之后,糖水铺重新开张。
“几日没有喝到这豆花,甚是想念。”因为摆摊的时候预告了一下今天会重新开业,一位客人准时准点地蹲到了她们门前。
这样的客人有不少,有些也不算经常来,但当习惯了每天路过都能看见的店铺连着几天不开,心里又想念起这味道来了。
时近立夏,天气渐渐也热了,热饮卖的少,沈朝盈将赤豆换成了清爽的绿豆,总觉得那样浓墨重彩的颜色更适合冬天一些。
绿豆可以做绿豆糕、熬绿豆沙牛乳、最简单做法是纯绿豆汤。
酷暑天的一钵绿豆汤就跟严冬里热乎的红豆年糕一样,简直是头等美味。眼下在井水中透凉刚刚合适,等再热一些便放上碎冰,啧。
店铺还在装修的时候,沈朝盈煮了一大锅请工人们喝。放些糖,底下一层绿豆煮得软烂开花,表面的汤清清爽爽,纯粹的甜,干体力活空档来一碗,解渴得很。
这是自家省事好吃的吃法,挪到店里,沈朝盈决定做茶香绿豆糕。
后世有剥了皮的绿豆做绿豆糕,糕点是乳白色的,如玉般美润,然而这时候没处找剥皮绿豆去,沈朝盈也没那么讲究,买了散茶叶和绿豆回来,先将绿豆泡上水,再将晒干的茶叶研成粉末。
散茶是卖不上价的,贵人不屑喝,贫者喝白水就好,所以销路窄。沈朝盈占了好大的便宜,买回来很多,一次性磨成茶粉,过筛掉粗颗粒,继续研磨直至细腻。
绿豆泡一晚上,磨成泥状,再和茶粉倒入锅里,加糖油和一点点盐开炒,炒干水分,再分小剂子抹入模具。
也有做法是开始便将绿豆用茶汤泡一晚上,上磨时也加茶汤,这样子好处是吃不到没筛出来的茶渣,到底茶香味没有加茶粉的浓郁。
但有人就好这样的清口,沈朝盈觉得有机会可以试着做一下。
绿豆香气跟绿茶淡香完美融合,口感粉糯细腻,甜而不腻,夏天的时候,左手冰奶茶,右手冰冰凉凉的绿豆糕,再来个炸物小食,很是舒坦。
因为店铺大了,愿意进店坐着吃的客人也多了,沈朝盈看一眼菜单子,感觉还可以按现有的材料再排列组合加几样上去,显得丰富些。
反正也多花不了多少功夫,煮多少牛乳都是一样的,芋泥、豆沙、麻薯也是,不管量大量小都一样的步骤,最多多花些力气。
思来想去,倒是有个一到夏天就脱销的饮品,绿豆沙牛乳。
这个简单,将红豆沙牛乳换了个豆而已,压根都不用沈朝盈教什么,阿翘就做出来了。
沈朝盈尝一口,嗯,板正!地道!
阿霁那儿,实现了阿翘惦记了几个月的茉莉冷豆浆,又将豆花碗底下垫些碎冰,顶上浇酪浆,码上芋圆、小圆子等且有嚼头的小料,就是一碗能买贵价的冰豆花。
主要还是冰贵,“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圣人赏赐些冰食都小家子气的,几小块冰就惹得某大臣高兴得写诗记录,别提民间了。
这时候人们用冰还是老法子,“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高宅门里有专门养着“冰人”的,冬天下雪时冰人凿取冰块,藏入冰窖,待来年夏天用。
民间也会自家挖冰窖存冰,冰窖大概就是个内有排水设施的地下室。
去年冬天,沈朝盈就很有远见地请人帮忙挖了一个,毕竟没有空调,有冰的夏天,才是美好的夏天。
然当时的院子小,存的指定不够用,她琢磨着实在不行去市肆看看“冰商”吧,贵些也没办法,待入了冬在那边院子再挖一个。
立夏来时,其他店还在急急忙忙撤菜单换装潢,沈记俨然已经准备好了渡夏的派头。
那些不大受得住热的客人们没事就喜欢往店里跑,避避暑气。
沈朝盈没有阔气到摆出冰鉴来,那太奢侈,只是将门口的竹帘都撤了,换上轻薄的手缝门帘,风吹飘飘,两面通风。
再加上怕热的人早都换上了夏衫,按当下的开放程度,衫子露锁骨都是小事,一边手摇竹扇,一边喝井水镇过的饮子、加了碎冰的糖水,岂能不凉快啊?
然满室的春光里就有个异类。
工工整整的县令官袍穿在身上,又是绯色,一眼火热,走近时,沈朝盈眼尖地看见领口边缘微湿,从来都是体面人,真是难得看见这狼狈样。
再看同样是年轻的县官,樊录事、邱书吏就备了身夏衫,下值就换上,清爽多了。
沈朝盈在心里摇头,啧啧真是个古板,
手下却一抖,又往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