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我早就不喜欢你了,狗皇帝》 50-60(第14/19页)
全才更有意思。
至于按的什么心,小娘子们心知肚明。
不外乎就是觉得小娘子在骑射上面不如郎君们罢了。
盛则宁与文婧姝等人早已经入座多时,等郎君到场后,两位大儒依例,又互相夸赞了一番对方的才学与公正,然后才为比试击杯为号。
琉璃盏壁脆响一声。
两名小厮就搬来了琴桌、琴凳。
比试琴这一项的正是朱七娘,是盛则宁好说歹说,力劝她出场,反正伤着脚也不影响她抚琴。
在小娘子当中,十年苦操琴艺的人唯有她这个爱琴之人,除了她之外,盛则宁想不出还有谁能有胜算。
朱七娘的腿脚还不便利,由两位小娘子扶着出来,后面还有个为她抱琴的,阵仗颇大,也显出小娘子们对她的重视,只差要给她揉肩捶腿,请她好好比试。
朱七娘坐下后,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抬眼看见站在董老身边的盛则宁对她微笑鼓励,她不由想起盛则宁对她说过的话。
——「还有什么比挫掉顾伯贤的傲气更让人高兴的。」
顾伯贤这些郎君总觉得他们生来就高出小娘子一等,不把她们放在眼中,如今有了这样一场比试,就该让人瞧瞧,小娘子未必比郎君们差!
朱七娘深吸一口气,稳住了微颤的手,还瞥了眼与她比试的郎君。
这位郎君朱七娘也认识,是顾伯贤的狐朋狗友之一。
顾伯贤本人的琴艺也不错,但是他就是猜到比试琴艺的会是朱七娘,因而不敢出场。
懦夫!
朱七娘在心里啐了一口。
如此想来,能登台比试的自己比顾伯贤勇敢许多!
她从未做过什么亏心事,真正理亏心虚的人是那顾伯贤,之前的自己到底是为何要躲在屋中不敢见人?
朱七娘反省起自己来,越发觉得盛则宁一直劝自己的事是对的。
她就该堂堂正正地走出来,要活得更好,更精彩。
指甲依次勾过七根线,由轻到浊的琴音仿佛流水一般倾泻。
朱七娘偏头对旁边的郎君道:「顾伯贤让你出来替他,是因为害怕见着我么?」
那蓝衣郎君闻言缩了缩脖子,讷讷道:「朱娘子,比试时不谈其他。」
「胆小鬼,还说什么麒麟七子,狗熊七子还差不多。」朱七娘昂起下巴,冷哼一声,像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蓝衣郎君不由苦笑起来。
这可不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嘛。
他不过是替顾郎君一趟,这遭的都是什么罪呀!
如此一分神想,他的心绪就不太平静,偏生他选得还是一曲歌颂人高尚节操的《梅花三弄》。
蓝衣郎君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他怎么也自己带入并心虚上了。
琴声最能体现操琴者的心声。
一首通过赞扬梅花凌寒留香、清雅高洁而引到赞美人坚贞高洁的琴曲,偏偏让这小郎君弹得束手束脚,躲躲藏藏。
董老与齐老皆把眉头蹙了起来,可见听得十分难受。
这位郎君莫不是昨夜去做贼了,如此心虚?
到朱七娘弹奏时,一曲流畅的《流水》从她指尖拂出。
淙淙铮铮,滔滔汩汩。
不但指法更繁复,滚、拂、勾、挑,进退转滑,从溪流泉水到浩浩大江。
在小娘子纤细的手指下,琴音犹如急流奔腾,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
遇到过挫折,但是也要像流水一般,遇山劈山,一往无前。
在场人稍懂点音律的莫不都对朱七娘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情。
这是一位宁折不屈的小娘子啊,才能弹出这样的琴音。
这一局,不用多说,就连郎君们那边都自知惨败,无力回天。
朱七娘开局胜出,被小娘子团团包围,大家都在夸奖她琴音激昂有力,有大家风范!
朱七娘激动地两颊飞红,又是羞怯又是兴奋。
躲在人群里的顾伯贤看见这一幕,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脑袋也闷了起来。
怎么会如此。
朱七娘一向怯怯弱弱,一遇事就像老鼠藏进窝里一般,怎么忽然就变成这么耀眼了。
「这朱七娘弹得可真有气势,瞧不出来她琴艺这么好。」
「是啊,我都听入神了。」
连郎君这边也有好几个对朱七娘赞不绝口,露出了钦慕的神色。
顾伯贤更感觉心口一窒,快要喘不上气来。
盛则宁看见顾伯贤那张憋屈的脸隐在人后,又看见朱七娘重拾信心,被众人追捧夸奖,心情大好。
谁身上没能有些长处和优点,是他从前不曾注意罢了。
就像是星星在夜幕能光彩闪烁,人也是如此,一个合适的环境,就能人大放异彩。
只怪有些人错把珍珠当鱼目,轻易舍了去。
下一局比试很快又要开始了,场面上的琴桌、琴凳都被小厮抬了下去。
对于诗这一局,小娘子这边还是稍逊一筹。
齐老得意地对董老拱了拱手,意思就是他教得好,谢董老承让。
董老重重地哼了一声,盛则宁就让胡桃给他拿出解暑的糕啊水啊,消消火。
胜败嘛,并不重要。
小娘子这边才刚刚成建起这个集社,往日都是小打小闹玩着,这次能挑战麒麟社,即便是败了也无妨,总归是能扬一扬她们不惧挑战的决心。
董老一看这些吃食,马上把心里的不快都抛之脑后。
这些都是柳娘子为他特意准备的,外头都还没得卖呢!
晶莹剔透的糕里裹着鲜艳的果子,浇着牛乳的冰沙里还碎了些冰果、还有些颜色奇怪,但是香味浓郁的水。
齐老眼睛都看直了,连忙凑头过来问他这是何物。
董老哼哼两声,晃了晃脑袋,「是我这些不争气的小娘子们孝敬我的,怎么啦,松山书院的郎君不会连点心、糖水都没有给你准备一份吧!」
齐老听见董老这阴阳怪气的声音,把手一盘,「我们都是钻研学识,又不是要去当厨子。」
董老竖起拇指哥,夸张道:「齐老说的对啊,你们都是非梧桐不栖,非露水不饮的高风亮节之人,不像我就是一个俗人,我就吃这些美味的俗物!」
齐老没想到董老真的就这么不要脸地开始吃独食了,但是刚刚自己那番话已经说出口,又不好收回,只能咕咚咽下口水,喝了几口令人心酸的冷茶。
到书这一局,小娘子这边上场的自然是文婧姝。
她虽然嫁人生子,但是年纪并不大,比在场的郎君们还要小几岁呢。
文家郎君是状元郎,学问自是不容小觑。
而作为文家的女儿,文婧姝与兄长自幼一道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