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家生子: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书之家生子》 110-120(第30/31页)

 有空闲,寻着时候。张大伴要给小天子洗一洗脑子。

    关于禅让,关于如何当一个平庸的封王。

    前朝的封王,如何识趣一点。这真是保命符。

    于是在夏末时节。

    也是一朝大朝会后,天子在下面又呈了祥瑞时。

    这一位小天子开口了。

    “祥瑞乃天隆,此吉兆。唐王洪福,全赖于此,方克晋朝。”

    小天子巴巴说一通。最后,话锋一转。

    小天子说了真心话。那便是他要行禅让之事。

    说是禅让,可不是简单就成。

    至少,小天子这儿嘛,一开口。唐王赵济世赶紧推辞。

    三辞三让,这是基本操心。

    没可能心情的。

    于是小天子只能勉励一番,给唐王加九锡,赐封国。

    等操作。不过是一步一步,顺利成章的走一个流程。

    三辞三让,这可是一个体面活。

    小天子自己开口,其实吧,也是想在唐王跟前卖一个好。

    永顺帝更是想让朝臣们知道,这事情他乐意。

    真不是唐王逼的。

    至少朝堂上的臣子有眼睛,还是看得出来。甭管背后有没有内幕。

    至少在禅让一事上,永顺帝自个儿很乐意。

    私下里,永顺帝单独召见了唐王赵济世。

    “唐王。”

    永顺帝没受唐王的礼。只赐座。

    “朕觉得爱卿乃天降圣人。大赵托于卿手,我心甚慰。”

    永顺帝会儿连称呼也开始改了。

    “我就想着做一个安乐王。在封地里快活过一辈子。唐王,这可以吗?”

    小天子问道。

    这怎么不可以?

    唐王赵济世巴不得。对于赵济世而言,小天子这般配合。

    一个区区王位,一块封地,他太舍得了。

    有永顺帝的配合。禅让一事,份外的顺利。

    哪怕是大赵的宗室们,这会儿想寻着骨头硬的,那也没了。

    如今活着的,全是软骨头。对于永顺帝的做法,也只是配合的唱了赞歌。

    燕京都里,谁都知道要出一位新天子。

    永顺八年,春。

    开年,大祭。这一年,永顺八年,亦是新朝大唐长乐元年。

    大唐高祖赵济世册封退位禅让的永顺帝为安乐王,赐封地,赐食邑。

    不必掬安乐王于燕京都,随了安乐王心意至封地享福。

    当然,应该给安乐王的保护,那肯定少不了的。

    曾经的唐王府,那成了长乐帝赵济世的潜邸。

    对于万珍珠而言,枕边人走通了那一步登天梯。

    同时,她自然是跟着水涨船高。

    万珍珠瞧过了夫君祭祀天地与宗庙。当然,这是赵家的宗庙,是大唐的宗庙。

    同时,她也祭祀了祖宗。

    万珍珠成了大唐的皇后,开国元后。嫡长子赵绥被册封为东宫太子。

    至于小儿子嘛,则被册封为晋王。

    这晋王的封号,也是赵济世想表明了他得尊位的来原。

    灭晋之功,把敌人的封号赐给了儿子。这当然是功勋彪炳。

    册封皇后,册封太子,册封晋王。

    不止如此,开国功勋,各人自然诸赏。这等时候与众同乐。

    便是岳丈万忠良,赵济世也没有忘记。这岳丈追封为忠义王。

    至少岳母嘛,自然便是忠义王妃。

    正式的登基大典,万珍珠已经不止见证过一回。

    可往前的,那

    些荣耀与她无关。

    可如今嘛,这荣耀有她一份。

    分享了枕边人的荣耀,特别立后大典。

    凤冠戴于头顶,与夫君同尊同立,享了文武百官的大礼。

    听着那高呼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

    一眼入目,尽皆参拜之人。

    江山如此多娇,哪能不引人折腰。万珍珠如是想法。

    不止文武百官得参拜,诰命夫人们也得参拜。

    踏进皇宫。踏进新的征程。

    对于万珍珠而言,一切又不同。可说不同嘛,又似乎是一样的。

    毕竟一家子人还在一处嘛。

    只是这一个家更大了许多。

    新帝登基。不止是开国的功勋们欢喜。便是唐家军的禁军也欢喜。

    承天府的土地,那等上好地。天子赐与。

    这可是留给儿孙的传家命根子。

    当然,水涨船高的还有唐王府曾经的下人们。

    庄子上。

    翡翠听着女儿的话。刘月奴嫁人了。嫁给庄子上的小管事。

    如今刘月奴有了儿女。

    她与当家的商量过,儿子送去读书。

    对于儿子的前程,刘月奴当然有寄望。

    “娘。”刘月奴望着亲娘。

    “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们会有美好的未来。”

    刘月奴有一张娇美的脸。

    也如此,才是嫁得如今的夫君。对于如今的生活。

    刘月奴是满意的。

    或者说她的愿景,从来不是特别的大。毕竟当年的旧事。

    那会儿也是吓坏了刘月奴的胆子。

    那些高门大户,说倒台就倒台。

    可唐王府呢,如今的大唐皇家,那是自家的主子。

    刘月奴的心底对于亲儿子寄与厚望。

    “你与女婿送孙儿去读书,那是好事。”翡翠笑道。

    在心底,翡翠也清楚。过往的,真得看开些。

    哪怕在心底,翡翠真不敢想像了曾经的珍珠。

    不,应该是皇后娘娘真是这般的大贵人。

    那些过往,翡翠是不敢提的。万一哪儿让大贵人不喜呢。

    翡翠只盼着外孙有本事。将来真能读了出来。

    “若将来孙儿读出能耐,必能有好前程。”

    “是啊,一旦读出来,必超他父。”刘月奴的盼中有期许。那是希望的光芒。

    在这小小的庄子上,对于刘月奴而言,生活是美好的。

    或者说有希望的,便是美好的。

    燕京都,内城。

    一处小宅子里,林江也在陪着孙儿启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