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书之家生子》 110-120(第28/31页)
内宅之事,由儿媳管一管。
倒是外面的事情,万珍珠没打算洒手。万珍珠很在意了那些产业。
在将来,这些传给儿孙。不止给了长子,也会留给次子一份。
这些产业,还关系着禁军的家属们。也关系着唐王一系的许多人。
利益嘛,从来能团结人的。
这些,万珍珠是会慢慢的交给长子长媳。可应该留给小儿子的那一份。
万珍珠自然准备待小儿子大婚后,再是转移去。
只应该留的养老本,万珍珠也不会全权洒手。
人嘛,总要有一点点的小金库。
爹有娘有,自己也得有。
又两日。
唐王府。万珍珠接到了信儿,还是拜访之人有些意外。
“王妃,您要见一见吗?”万嬷嬷小心的寻问道。
“见一见吧。”万珍珠同意了见一见。
林江郡主,这一位曾要镐京都的旧友。可这一位旧友,万珍珠想起来心情也复杂的。
因为简亲王府没了。或者说大晋朝都没了。
林江郡主会来了燕京都,不过是唐王府给的一条活路。
因为简亲王府那些年里,倒台时,结局燕不漂亮。
谁干的?
当然是唐王赵济世干的。原由也简单。
还是为了忠仪侯万忠良复仇而为。做为女婿,唐王赵济世想翻了旧帐。
彼时,在大胜之下,在大晋朝灭亡之时。
有太多人想攀附了。于是简亲王府只是灭亡者之一。
林江郡主能活路,不过是靠了当年跟万珍珠这一位浑江郡主的旧情。
“草民参见王妃娘娘。”
林江郡主,不,应该说如今的林江,那真是成了一介庶民。
曾经的姓不敢用了。不过是用了曾经的封号做了名。
她求来唐王府,那是真没法子。
“求王妃给一个活命机会。”林江磕头,磕得实诚。
林江会如此。不过是得了消息。这不,她其实是来报信儿的。
或者说给一个梯子,她想攀附了。不止为自己,更是为了儿孙。
林江有自己的儿孙。
儿子虽然死在灭国之战中,可孙儿还在。
林江还有指望的。她的指望便是小孙儿。
“王妃,草民得了一消息。有人串连,想举事。”
林江不隐瞒,一一说了她知道的关于淑阳公主等人的一些痕迹。
举报了一些人名。这是实名的举服。
万珍珠听罢,只道:“林江姐姐,起来吧。”
“你我旧友,唉……”万珍珠一声叹息。
关于亲爹的一些事情,一旦简亲王府掺合上了。
万珍珠对于简亲王府没好印象,觉得那些人死得死矣。不过是复仇罢了。
你死我活,没什么好说的。
可林江是旧友。万珍珠这儿总念一点旧情。
原来不想帮衬,也不过是因为斩草没除根。
万珍珠已经觉得不牵扯的为好。可如今林江攀附了上来。
还是举报了别人。这投名状交了。
万珍珠的态度自然是变了。她心头也有一番计较。
若是可以的话,万珍珠真不怨林江这一位旧友沉沦。
人活着,都不容易的。若是可以,这样的旧面庞,还是喜乐为好。
“坐吧。”万珍珠这会儿的态度恢复如从前。
“吃茶。”万珍珠给亲自倒了茶。
林江愣在当场。这般做派,一往当年。林江真的有些不习惯。
因为二人的身份,如今是天壤之别。
“王妃娘娘,草民受不起。”林江赶紧讲道。
“林江姐姐,当年的我们也是真性情相投。唉。”
万珍珠又是一声的叹息。
“旧怨已了,总要往前看。如今林江姐姐登门了,也是给了投名状。只要这事情为真。我总要保姐姐儿孙一个前程。我们都向前看,未来总归是美好的,有希望的。”
万珍珠给林江一颗定心丸。
林江当然听懂了,此刻,她默然落泪。
没哭出声,可哭的那样子,也是泪珠儿不断。
林江抹了泪。
“王妃大度。草民只愿王妃长命百岁,长长久久。借您的一点余荫,能让草民的儿孙得了庇护。”
林江如今的想法就一样,让小孙儿有一个前程。
如今有唐王妃的恩典,这一切就不算什么事。
林江来一趟,走时,万珍珠吩咐了万嬷嬷。
差了万嬷嬷安排人走一趟。
林江和她的小孙儿当然换一个新的居所。房子,那是唐王府赠的。
在燕京都里,有一瓦遮身,特别是属于自己的家业,那真不容易。
特别是得了唐王府的余荫,那更不容易。毕竟林江这等献俘之辈。
那自然是身带原罪的。至少,落于大赵朝眼中,皆是如此。
林江走了,走时,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
关于林江这一桩事情,万珍珠也没瞒了枕边人。
这事情她在当晚,便是跟赵济世略提一嘴。
虽然是一笔带过,可赵济世还是关心一回。
“你心软了,妹妹。”赵济世讲道。
“当年在镐京都,我唯一真心相交的好友便是林江姐姐。瞧她如今的收场,我心里不好受。”
万珍珠的心里,林江郡主真是旧时好友。
那些年在镐京都的美好时光里,也是有林江郡主的影子。
“罢,也不过一桩小事。妹妹愿意,随尔心意便是。”赵济世也不是很在意。
主要是林江郡主膝下有一个小孙儿。这人嘛,有了牵挂,那心气儿不一样的。
再说,这林江郡主的小孙儿,那不是大晋朝的皇室。
这真是想干什么,那份量真不够。
赵济世的眼中,还是如今的大赵朝的皇室,那是份量十足。
“妹妹,你说说,这一回淑阳公主等办事。还是牵连了太上皇。甚好,甚好。”
赵济世是真的觉得高兴。毕竟牵连的人越多。
这能搅和的风云越大。
“济世哥哥,真到那一步了吗?”万珍珠揽了枕边人的腰,二人依偎于一处,她温声细语的问道。
“灭国之功犹在,此时,最是好时机。”赵济世讲道。
“特别是太上皇不安份,这给了唐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