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家生子: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书之家生子》 110-120(第23/31页)

当然是禅让了。

    “我是支持济世哥哥的。当初,我们可是说好了的。”

    万珍珠的唇畔含了笑意。

    “我等着那一日,待着济世哥哥在青史之上做了脚踩七彩祥云的大英雄,大圣人。”

    万珍珠笑道。

    情至浓处,夫妻二人当然是咬一咬耳朵。

    正统五年,初冬,一场小雪后。

    大晋使节来,割二州之地给予大赵。同时,正统帝收到了姑母的信。

    这一位大晋的李太后给亲侄儿写信了。

    在信中写了什么,除了帝王外,旁人不知。

    倒是入冬后,宋太后又病了。

    这一病,宋太后再没好过。

    泰一宫。

    对于正统帝而言,明明大喜,他亲政了。

    因为世家大族的支持,朝堂上,那貌似是压倒性的声音。

    至于唐王,唐王也是忠臣孝子的做派,也是觉得天子亲政好。

    这让正统帝都是怀疑了一番。

    “大伴,你说,朕是不是多思了。莫不成唐王还真成了忠臣孝子?”正统帝不信。

    正统帝的心底,唐王真不是什么好鸟。

    “陛下,甭管唐王所思所想,您亲政了,这才是大喜事。”

    全公公很想劝了帝王。

    这亲政了,不代表一切随了天子心意。

    要知道帝王高高在上,有时候也有迫不得已。

    可正统帝这等时候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大晋朝的使节来割地投子认输。

    这让帝王涨了脸面,同时,又亲政了。

    可谓是双喜临门,此时的正统帝只有欢喜。

    哪怕是亲娘宋太后病了,也一点不减了泰一宫主人的喜悦。

    “陛下,太医院呈上太后娘娘的脉案。”

    宫人来禀话。

    一听宋太后的事情,正统帝拿过来,亲阅一回。

    看过,正统帝的眉眼间,也是变了。少了欢喜,多了愁思。

    “陛下,太医院里有国手名医,自会治好了太后娘娘。陛下龙体为重。”

    全公公在劝话。

    可正统帝听进去的不多。他只道:“摆驾,朕要去瞧一瞧母后。”

    正统帝瞧过太医院呈上来的脉案。宋太后的情况不容乐观。

    事实也如此。

    三日后,宋太后薨逝。

    太后薨逝,国丧起。

    万珍珠的唐王妃身份,她当然要进宫去哭灵。

    身为超品的诰命,万珍珠这儿可是领头羊。

    盯着的人太多,万不能失了礼数。

    于是正统五年,冬。

    这一个冬于万珍珠而言,过得没多少滋味。

    因为太忙碌了。

    唐王赵济世有心,还想着更进一步。万珍珠要支持。

    如何支持?自然是银钱上的支持。

    这银钱如流水,哗哗的流出去。哪怕进帐再多。

    这一旦关系到了谋国之事,再多,也不算多,只有少了的份。

    这一日,唐王府。

    万珍珠与自家人赏一赏梅花,开一场小宴。

    没旁人,全是自家人。

    就是吃了梅花酿时。万珍珠听了万嬷嬷的禀话。

    “如此吗?”万珍珠惊讶一回。

    也不是小事。宫廷里,袁皇后小产了。

    在宋太后薨逝不久,皇后小产。宫廷里,唐王府不缺了耳目。

    这事情谁办的?

    正统帝如今除了试婚前的侍候女官外,就独属于一人,那便是袁皇后。

    可谓是后宫三千,独宠一人。

    如今的袁皇后在宫廷里,可谓是得意人。她小产。

    真不是侍候过正统帝的女官所为。没那本事,也没那后台。

    当然,更不是唐王府办事。

    万珍珠还肖于用这等小计。毕竟,袁皇后的身份摆那儿。

    这事情不是唐王府办的。

    袁皇后和正统帝只有欢迎了嫡子,没可能不想保。

    实际上,谁办的。

    万珍珠真知道。因为宫廷里的大事小事,她盯得紧。

    当然,不止万珍珠盯得紧,她的枕边人盯得更紧。

    这事情嘛,袁氏一族办的。

    也便是说袁皇后的跟前,家族的钉子,那效忠的还是袁氏一族。

    燕京都,袁府。

    袁家夫人得了宫廷里的消息后,那是伤心一场。

    对于皇外孙,袁夫人可盼着。

    如今女儿小产,袁家夫人都替女儿伤心的很。

    于是,当日袁家主下差归来。

    袁家夫人去了前院,去书房里见了夫君。

    关于袁皇后小产一事,袁家夫人当然得问一问夫君。

    请夫君替自家闺女做一回主,那得查一个清楚明白。

    “没保住孩子,那是缺了缘分。这一回出了差子,后面仔细些,总归会有孩子的。这事情,不好查。”

    袁家主几句话的功夫,还是打发了袁家夫人。

    哪怕袁家夫人哭了凄凄惨惨。

    袁家主没心软。

    待袁家夫人不开心的离开后。袁家主倒是留于书房内。

    这会儿的袁家主是一声叹息。

    女儿肚子里的孩子怎么没的?袁家主吩咐的。

    这便是投了唐王府后,袁家主交的把柄之一。

    只是之一。

    因为投入的沉没成本多了。

    袁家主如今想退,那也不可能退了。真退了。

    有些事情摊开了,袁氏一族遭不住背后的敌手。

    又或者说唐王府也是软柿子。

    大晋割二州之地,从这事上,关于唐王府的兵强马壮,可见一斑。

    对于袁家主而言,女儿重要,家族更重要。

    皇家,当年宋国舅的操作,把宗亲打落尘埃里。

    缺了宗亲的守护,皇家,那是底子薄了。

    莫看宗亲强势时,可能是自己打起来。毕竟皇位摆那儿。

    可真论起来,宗亲强势,也是守护了皇家的利益。

    利益就那么多,有人多,有人少。

    宗亲倒台了,吃到好处的人太多。如今的皇室便是想扶了宗亲。

    宗亲也是小苗一点点,那是不成气候的。

    介于此,袁家主才会投子认输。没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