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家生子: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书之家生子》 100-110(第5/19页)

在大门处守了许久,一直到马车的影子都是瞧不见。

    “安康舍不得娘?”牛二囡问好大孙。

    “爹不在,娘不在,我是

    好儿郎,我要照顾姥姥。“安康牵着姥姥手。

    他挺一挺小胸膛,装了小大人的模样。那是可爱的利害。

    可这会儿,他还是装了坚强,他说道:“我想爹娘陪我。可是,爹娘有事,我不能当一个坏孩子。”

    “我长大了,学好本事了,也要像爹娘一样。做利害的人。”

    安康可是记性不错。有些爹娘说过的话,旁人可能忘记了,他还记得。

    至于大人的话,他不一定懂。可他会学。

    牛二囡瞧着聪慧的好大孙,她牵着好大孙的手,一道往府回去。

    “安康聪慧,将来必是好儿郎。你爹娘以你为荣耀。”

    牛二囡夸了好大孙。

    走远的马车里。

    沈氏跟万珍珠在说着小话,闲聊几句,也是气氛不错。

    只待进宫后,二人却是守了规矩,不再多舌。

    这等时候,也不必去凤仪宫。

    因为孔皇后病了,凤仪宫不见客。二人见了掌宫权的宋贵妃。

    得宋贵妃的话,又在宫人的带领下去了马昭仪的寝宫。

    宫廷内苑。

    等着万珍珠一行人到马昭仪的寝宫。领路的丫鬟得着赏,尔后,告退离开。

    马昭仪,或者说马小莲见着二位嫂嫂,她的神色开心。

    留了嫂嫂在殿内说话,侍候的宫人们却是被打发出去。

    “本宫与嫂嫂们说些体己话,尔等退下吧。”

    有马小莲的吩咐,宫人们见礼后,一一告退。

    殿内,剩下姑嫂三人。

    “许久不见二位嫂嫂,二位嫂嫂瘦了。”在马小莲眼中,嫂嫂们真的瘦了。

    “许是苦夏吧。”万珍珠摸一摸自己的脸,笑着回道。

    “娘娘瞧着也瘦了。”万珍珠又感慨一句道。

    “本宫也许是苦夏吧,跟大嫂嫂一样。”马小莲回道。

    “娘娘,这是府上的一点心意。”

    沈氏这会儿拿了贴补给马小莲这一位小姑子的银钱。

    万珍珠也一样,也是递了一份心意。

    马小莲心头开心,毕竟,这做宫妃,有没有娘家的贴补,那真的是天上与地下的生活差别。

    “二位嫂嫂,本宫在宫里倒是帮衬不上娘家什么。却也惭愧,一直让娘家的兄弟和嫂嫂破费了。”

    拿了娘家太多好处,马小莲心中有数的很。

    可她呢?

    马小莲看着自己的境遇,不过一个虚名的昭仪娘娘。

    实则嘛,膝下无嗣。

    马小莲觉得她这一个昭仪,真跟一个牌坊似的。

    “娘娘,您太自谦了。”万珍珠忙找补话。

    “有娘娘在宫廷里镇着,您就是镇山的泰山石。您在,宫外谁不高看我等几眼。”万珍珠笑道:“说来,您还是我等的底气。”

    也算添一二分的底气。

    这有底气,或者说有些背景嘛,只要通了天。

    那有跟没有,还是有差别的很。

    至少万珍珠觉得马小莲这一个身份摆那儿,就是当菩萨供着,那也是好事儿。

    只是马小莲本人,却也是可怜人儿。

    宫廷里的嫔妃,无嗣的嫔妃,日子也是熬一熬。

    特别是一旦皇帝驾崩,有嗣无嗣,那差别很大。

    有子嗣,可随皇嗣出宫供养。

    无皇嗣,那得去出家吃斋。在皇家的寺庙里,那日子过得凄凄惨惨。

    反正搁一般的人,至少日子过得舒心的人。

    没谁会觉得宫廷里的嫔妃是过了好日子。

    天家的富贵,可不容易享受。光想想,一群的嫔妃争了一个帝王。

    那日子哪可能真的好过?

    反正万珍珠的眼中,昭仪娘娘的富贵,她是享受不来。只是尊敬着。

    “娘娘,一家子骨肉,您在宫里安好。宫外的亲人们就安心。”沈氏这会儿也是宽慰话道。

    听两个嫂嫂你一言,我一语,再三劝话。

    马小莲收下了兄长们和嫂嫂的贴补。此时,马小莲请二位嫂嫂饮茶。

    又闲话片刻,马小莲说了请嫂嫂们进宫来,这真有事情托付。

    “娘娘,有事您尽管吩咐。”沈氏讲道。

    万珍珠瞧着专门召见一回,心想,看来不是小事。

    第104章

    明明夏过,又是秋来。

    九九重阳节,安康的四周岁生辰日。新唐侯府是小办一场。

    没大办一场,不外乎,夫妻二人不想大办。

    因着赵济世建议,万珍珠同意了。

    这一日,晚间。

    夫妻二人漫步于花园里,明明天暗,灯笼点亮。

    此时,夫妻二人同行。

    “安康大了,应该启蒙了。”在赵济世的眼中,儿子吃五岁的饭。

    在这一个世道里,那得开始学着长大。不止学文,也得学武。

    “是啊,安康一日大一日。”在万珍珠的眼中,想让好大儿浑玩,那当然不可能。

    这一个世道里,半大的小子也得开始立业求前程。

    毕竟不同的世道,在世人眼中要求长大的年纪不同。

    在如今的世道里,男子十四、十五岁可成亲,可当父亲了。

    十四、十五岁,不过是后世人眼中的半大孩子罢了。

    可在如今的世道里,那就得学会顶门立户。

    因为时代不同,规矩不同。

    “我琢磨了许久,也给安康想了大名。绥。”赵济世笑着,拉了妻子的手。

    尔后,他在妻子的掌中心写下了一个“绥”字。

    “绥。”万珍珠念一回。

    “赵绥。”

    “惠以中原,以绥四方。”赵济世说了他对于长子的期望。

    “赵绥。好名字。济世哥哥待安康也是一片期待。”万珍珠觉得这一个名字的喻意挺好。

    夫妻二人这会儿还是议一议好大儿的名字。

    这会儿的赵济世拉拢着妻子的手。

    “珍珠妹妹……”赵济世似乎有些话想讲,最后,也没讲出来。

    秋日。

    明明好时光。这一日,皇宫,钟声长鸣。

    新唐侯府,万珍珠听着此钟声,她愣神片刻。

    “万嬷嬷。”尔后,万珍珠唤了身边的亲信陪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