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雍正长女被读心人人吃瓜[清穿]》 220-230(第10/12页)
最不起眼的一位皇家格格,也不是他这位普通的太医之子堪匹配的。
八旗出身的太医,说到底,也不过是皇族的包衣奴才。
至于虞有桐,生得再好,刘家也是微末之式,不及其余汉军旗般,要么有最早的开国从龙之功,或者如今依旧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除非,他自己就是封疆大吏,否则……
他性情如此桀骜,习惯性在自己的面前显摆,其实压根也配不上公主。
公主将来的命运,怕依旧掌握在天子手中,至于是漠南还是漠北,京中也再无一位国舅的子侄,能匹配得上福瑞公主了。
两位暗自较劲的少年,随后匆匆散了。
甜甜扮着“虚弱”,却意外抱回了一堆由土豆、地瓜和玉米制成的甜食。
老皇帝极为疼爱孙女,向来送的东西都非富即贵,不是金银就是玉器,恨不得闪瞎所有人的眼。
吃的东西也有,但大多是在乾清宫随意为之。
或者是察觉了孙女的一时喜好,让人特意置办。
可今儿是胤禛册封太子的大日子,而她身为适时礼让的“功臣”,按理收到的礼只会更富更贵。
这,又是什么苗头?
甜甜只愣了一秒,便沉迷于甜嘴之中。
及午时,进宫参与仪式的人,纷纷回来,脸上的喜色都是藏不住的。
是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往后,王府里可都成了东宫的人,心里头自然是各个高兴。
再等甜甜细细一听,他们回来之后的说辞,可不太了得。
“这下看外头还敢再胡说八道!”
“咱们太子实至名归!”
……
甜甜:哦?
第229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东听一嘴,西凑一句,甜甜听齐了。
今日礼成之后,天子领着一众大臣,从奉先殿回到御门外。
随着魏珠手持奏折,每念一句,小太监们就搬出一筐或者几筐的地瓜、玉米和土豆出来,在两侧。
“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八子所辖领域,共产出……”
除了皇八子是十筐以上,剩下的都没有超出五筐。
直至,魏珠念出:“太子所辖领域,共产出……”
小太监搬筐放置在小道另一侧的动作,迟迟没有停下,同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胤禛一人所辖地区的产量,满满一地,加起来远超其余所有人的筐数。
以一筐换算亩产三百斤为例,这已经是简单一眼亩产近千斤的差距。
康熙的嘴角微微一扬:“今岁大丰收,多亏了天下百姓的辛勤劳作,也是几位皇子在众臣的配合之下监督有功。今日是大清立太子的佳期,这些高产作物用来犒劳众臣,诸位不觉得寒碜,便足。”
众臣立刻掩饰或震惊或怀疑的情绪,异口同声跪下道:“多谢皇上厚爱!臣等不胜感激!”
康熙笑意吟吟看着太子。
众臣便又些微调转方向:“多谢太子。”
胤禛面色平平,淡然示意。
但胤禩眼底浓烈的情绪,还是被他尽收眼底。
汗阿玛突然来这一手,胤禛事先并不知情。
比起其余兄弟被比下去的愤怒不平或不甚在意,还有如今东宫里头众人的狂喜,胤禛的心底却泛起了一股冷意。
他当然知道,外头都在说,他身为皇四子能跳过三阿哥坐上太子之位,不过是出于侥幸。
侥幸因为家中妾室的肚皮出息,得了一位其他人都没有的福瑞公主,才有了这天大的运道!
至于他本身,比起一众出彩的弟弟们,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而今天,皇帝在册立太子的大典之上,亲自为他“背书”,将那些隐于书案里他的数据成就,用一筐又一筐圆润而明显的高产作物,堆在皇子和百官的面前。
叫世人知道,他不是一个只懂得依靠女儿的“废物”太子。
这让东宫众人岂能不高兴?不觉得为主子扬眉吐气?
这样下次再有人在背后嚼舌根,他们不就有了底气出去为自家主子申辩一二!
此情此景,胤禛忍不住想起了,幼时,他跟在废太子胤礽的身边看到的……当时胤礽的毓庆宫里,人人不也是这般沾沾自喜的姿态?
可如今,他们还欣喜吗?
废太子人在咸安宫偏安一隅,其余詹事府及宫人又在何处?
汗阿玛想捧一个人的手法,还会少吗?
胤礽幼时,天子何尝不是几乎把他要捧到天上去。
如今他这位序列为四的皇子被册为太子,汗阿玛又想故技重施,再次造“神”吗?
他们这些皇子,到底都还是汗阿玛掌心里的玩偶。
只是,有这样感觉的人,可能只有他一个。
看八皇子的情状,指不定心里还在质疑,他这些高产作物的数据肯定造了假。
果然,第二天,东宫里的人没有高兴太久。
因为外头就传出了,高产作物再花大力气精心伺候,上限就在亩产五百斤左右,再高便不可信了。
何况是那些贫瘠、缺水的土地,敬告万民切不可盲目攀比,导致得不偿失的下场。
这番话,站在百姓的立场,谆谆教诲,一时传得沸沸扬扬。
康熙人在乾清宫,又笑了。
魏珠认为万岁爷大概又要出别的招,只见康熙淡淡道:“把外头的声音亲自给太子送去。”
这是叫胤禛不得不知道,或者是不得不假装不知道。
甜甜听到消息,过来书房探了个头。
果然看见阿玛玛埋头在案桌上,正在起草文书。
想想后世的《大义觉迷录》,正是雍正亲自下场提供了自己“得位不正”的所有证明和说辞。
叫这个疑案从未消亡。
天生的政治家乾隆上位后,立刻下令将其定为禁书,全部回收。
再加上可怕的“文字狱”,如此,才一时叫天下人真正闭嘴。
雍正这样的“老实人”,遇到事情就想“自辩”的性格,确实不如他那老奸巨猾、心性难定的儿子更适合政治场。
可也正是这样的老实人,才真正为康乾盛世,把一辆破车,缝缝补补修整好,继续行驶了上百年。
虽然他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也不禁他那能把破车开成法拉利的儿子造。
甜甜轻手轻脚,到书架前取下一本书,奈何身子太低,又不叫人帮忙,非要自己搬来一把圆凳,要踩上去。
这般大动静,到底是叫胤禛抬起了头,微微叹气,起身过来:“想找什么书?让苏培盛拿就是了。”
“道德经。”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