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雍正长女被读心人人吃瓜[清穿]》 150-160(第9/13页)
“至于总管大人所言,亦是有理。太子哥哥向来治政有道,从未让汗阿玛失望。”
“儿臣只想恳请汗阿玛详查!”
至于是多给他时间,还是另外派人,都可以。
至少可以先证明,他并不是驭下不力之人,而是勤恳办事却挡不住他人的暗算。
最重要的是,八阿哥并不敢背着皇帝,继续深查太子,哪怕只是他身边的人。
而是第一时间把事情报到了天子这里。
这份分寸和敬畏,叫康熙一听这话,神情不再如方才那般鹰视狼顾。
很快,三大作物高价一事,皇帝罚完八阿哥和纳兰揆叙,又罚了还在家中的大阿哥(胤褆:??)。
太子的詹事府中先后处置了三位四品以上官员。
四阿哥忙得脚不沾地,就为了平衡各地三大作物的定价,将在京城、直隶等地的做法,推广到各省市。
这一日,又是更深露重之时,他才脚步迟缓回到了府邸。
脑中还在思索着,两广的消息一向来得最慢,那地儿又最是西洋交流地带,新鲜物件并不少见,价格不一定会抬到最高,但若是有旁的奇思妙想,他也当早得知提前应对才是。
再有山东地方,对三大作物的态度一直还有些排斥,不是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就算已经种下的地,还会有人偷偷铲掉。
就是官府派人去查,当地乡绅百姓竟是相护,无论威胁利诱,还是安排内应,一时都不得法,且还要再想新的法子。
……
思绪万千,重担在肩,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缓慢……
穿过彩虹桥,路过儿童乐园时,他都还没发现自己下意识又往女儿的蜜居走去。
直到乐园中的合欢树下,传出了轻微的动静。
如此深夜,叫人骇然。
苏培盛十分警醒,立刻护在主子身前,出声喝道:“谁!”
“是谁在那里!”
“还不速速现身!”
他将手中的灯笼往前照……
一个身穿粉衣、头戴虎头帽的小家伙探出头来,她揉着眼睛:“阿马马,你好晚……”
苏培盛愣愣:“公主……怎么是你?”
胤禛连忙上前,将身上的披风脱下,罩住女儿,把小家伙打横抱起往屋子里走:“冷不冷?”
毕竟以女儿现在的体量,想再保持竖抱的姿势,对他还算年轻的腰,伤害都有些厉害。
“你怎么还没睡?”
“我醒了一下……”甜甜掰着圆溜溜的手指头,“我已经一二……三天,整整三天,没看见阿马马了。”
他们父女向来是一同上早朝的。
只不过四阿哥这几天在户部办公晚了,还有精力的话,会回南熏殿梳洗一番休息。
有时候太累了,便直接在值房躺下了。
便是在御门前,胤禛也总被人和事绊住,连和女儿打一个招呼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是以,他们真的连续几日不曾碰面。
小家伙当然很不满意!
胤禛嘴角微扬:“田田可是惦记阿玛了?”
“当然!崽命令你,不许不回家!也不许……太累!”
“好!我记住了。”
只是起夜的甜甜,继续犯困,靠在父亲胸膛。
【但愿你是真的能记住!】
【不要最后,还是在皇帝的案桌上劳累致死!】
【明明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还没实现……】
猝不及防,知道自己的“死因”!
胤禛抱着女儿上榻,原本强有力的双手,差点失力……
好险,他没把田田扔出去,最后自己趔趄了一步,手上仍是稳稳将女儿置于榻上。
轻轻拍着她,哄女儿入睡。
思绪却是更加放飞……
自己居然是……当了皇帝之后累死的吗?
倒是很像他的风格,那他累了几年?
有什么事是他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的吗?
……
如果甜甜知道的话,就知道她的勤勉阿玛并没有真的把她的“命令”听进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在将太子和大阿哥各打五十大板之后。
皇命册封皇长子胤褆为直郡王,三皇子胤祉为诚郡王,四皇子胤禛为雍郡王。
五皇子、七皇子为贝勒,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俱为贝子。
消息一出,毓庆宫甚是沉默。
余者,有人欢喜有人愁。
三阿哥最初听到消息,当然是十分欣喜的。
他不可能比得太子和皇长子,这两年的表现也是不及底下几位弟弟,能得封郡王,自然代表了汗阿玛对他的肯定。
“诚”亦是极为中正的称号,也符合三阿哥的性情和对自己的定位。
不过他还保持着一分清醒,没有完全被喜悦冲过头,拒绝了先去钟粹宫同额涅荣妃的庆祝。
转身先去了毓庆宫,探太子的口风。
胤礽的表现在太子妃看来,都堪称没有破绽。
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胤祉进来,对他的得封表示祝贺,待他设宴之日,他也定然到访饮酒同乐。
胤祉再无其他怀疑,露出了真正高兴的姿态,感谢了太子这些年来对他的信任和提拔。
胤礽仍是欣慰的模样,直到送走了这位最为忠诚的弟弟,瓜尔佳才从丈夫的表情中,窥探出了一丝愤怒和嫉妒。
这才有几分太子的本性。
太子妃面上仍是得体的微笑,心里还在盘算,或许太子自己不清楚,但实际上,天子对储君的不满,早有苗头。
并非从福瑞小公主的到来和预言中,才见端倪。
早在康熙二十九年的夏天,天子没在储君脸上看到“为父病体忧戚之意”时,就怀疑太子本性“绝无忠君爱父之念”。
这些年来,从康熙拒绝礼部要再次拔高太子待遇的召令,为此不惜革职了礼部尚书。
再到处置毓庆宫中的不法宫人,皇帝对太子“春爱稍衰”,是所有人看在眼里的事。
更别提赫舍里索额图家中先前那诸多违反乱纪的亲戚。但凡康熙还有护卫太子之意,也不会叫元后家中的那堆丑事,在四九城中沸沸扬扬。
现在,诸皇子得以分封,不过是对他们这两年来参与朝堂政事的进一步确认。
亦即,对储君之权的进一步“监管”,更甚者,是分割。
先前天子对太子的“身边人”下手,叫胤礽起了警惕之心,他开始收起了自己先前太过放肆的獠牙。
可,天子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