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羊皮换瓜》 第55章 妙啊(第1/3页)
厄法寺周报一经出世,很快就火爆全京,因为这个报纸上的故事太有意思了!
被继母和继兄妹抢夺家业的可怜姐弟俩,在渡厄高僧万般神通帮助下,姐弟俩夺回家业,功成名就,这么爽的故事,不管是不是读书人都爱看。
价格还不贵,七文钱基本上都能掏得起,买下来就可以收藏在家里反复看,找个识字的人念故事,把这故事记下来,就可以对照着识字了,这可比请先生省钱多了!
因为这一张纸,莫名掀起了识字狂潮,这也是谁都没想到的。
报纸价格很便宜,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会出于好奇地买一张。
池砾开的印刷厂现在各种东西还不齐全,所以每天只能印500张,一星期就是3500张。
雍京十分繁华,人口能有近百万,这么点数量完全不够抢,很快就销售一空。
街边巷角都是捧着报纸念故事的人,每次身边都会围着一群人听。
念报纸的人异常认真,把广告语也一字不落的念完。
一时间“桃花阁”、“苗娘子面铺”、“白雪阁”、“猫儿乐”的名字尽人皆知,等看到实体店的时候,顿时忍不住去围观打卡。
不过其它三家店都做的是“高档生意”,门槛很高,看的起买不起。
只有苗娘子面铺亲民,一时间门前排起长队,就为了尝一下报纸上又大又白的馒头。
池母现在主攻蛋糕,面铺就交给谭家厨娘的那个亲戚打理了,给他三成分成。
厨娘家那个亲戚原本是乡下的佃农,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靠人接济。现在突然来城里做了掌柜,日子一下子有了奔头,每天再累都不怕,只盼着人越多越好。
围观的有心人看着那一屉屉往外搬的笼屉,心里打算盘,这一天得赚多少钱啊!
而买报纸的大家闺秀也很多。
门阀高的大家小姐,自然知书识礼,读到庄子叔的那篇《题厄法寺冬韭》,无不为这非凡的文才心折,有的甚至开始芳心萌动。
而等读到改编版的灰姑娘,登时痴了。
她们这种高门大户的闺秀,继母、庶母、庶兄弟姊妹,各种藏在暗处的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看到这篇故事,代入感实在太强烈了。
如痴如醉地读完整张报纸,反复研读,竟是一个字都不忍落下。
及至末尾的广告,陷入沉思。
桃花阁她们倒是知道,现如今京中贵女,若是没有桃花阁的胭脂水粉,可是要被嘲笑的。
那“白雪阁”和“猫儿乐”是什么?
正好家里养了一只猫,就抱着猫去传说中的“猫儿乐”,一进门就看见好几个漂亮猫猫模特,当时就喜欢得不行。
在老板说要不要把猫猫她打扮成模特那样,立刻同意了。不仅如此,还看中了一个猫猫模特,问老板卖不卖。
老板犹豫了半天,心痛的卖了5两银子,加上美容费,猫食费,最后差不多花了近10两。
但这个级别的贵女,纯粹就是花钱买开心,才不会在乎。
让婢女抱着两只漂亮的猫猫,又驱车去传说中的白雪阁。
到店里看见柜台上点着各种花式奶油的小蛋糕,当时就不行了,问也不问价格,直接要一块。
掀开帷帽将蛋糕小口地放进嘴里,松软甜蜜的感觉,瞬间盈满口齿,这细腻绵柔的口感,很快征服了这些古代大小姐,毫不犹豫地让人包了好几块,准备带给家里人吃,于是又下去十几两银子。
吃完糕点再去桃花阁买脂粉,至于苗娘子面铺,那些名门贵女,一看这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
因为小小一张报纸,让四家店的生意同时爆火,这出色的“带货”能力,很快引起了雍京大大小小商号的注意,蜂拥至厄法寺求登报。
池砾也痛快地给了价格,印刷量3500张,1个字10两,印数量翻几倍,单字价钱翻几倍。
登门的商户:……
1个字十两!你怎么不去抢!
普通商户都退却了,但也有心狠的,比如飞仙楼老板,直接预订下期报纸。
“飞仙楼好酒好菜”七个字,七十两到手,谢谢惠顾。
不过飞仙楼和其他酒楼原本各占胜场,实力相当,平衡的吸引着顾客。现在有了报纸这个宣传助力,给他了额外破冰的机会,到时候赚的钱,只会比这七十两的广告费多。
见效后,他的广告位就会卖得更好。
第一期广告栏其实都是关系户,只有“猫儿乐”是真的掏了八十两,当然那八十两也是和厄法寺借的。
第二期可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了,池砾还是挑选了四个商家,三百两到手,广告真赚钱。
他在这忙着搞印刷厂、忙着招人、忙着赚钱,谭玉书却看起来特别闲。
池砾嫌弃地看了他一眼“你每天都没事的吗?天天往我这跑?”
谭玉书眨眨眼睛,他还真没事
户部的事都不用他插手,每天顶多去史馆借借书,喂狐狸,和同僚喝喝茶,唠唠嗑,也没什么别的事。
至于他掌管农事的职责,他今天来,还真是为了这件事。
“池兄,有时间吗?庄兄今天上路,我们送送他吧。”
关他屁事,池砾翻了个白眼,最终还是去送了。
城外的大土坡上,立着一个离人亭,离别的人就要在这离别了。
“丹缇小县,比邻之丘,常有匪患,万望庄兄保重!”
谭玉书一脸情意绵绵,依依不舍地握着庄子叔的手。
庄子叔闻言也神色怅然道“愚兄远赴他乡,山高水远,四美兄万勿遗昔年之志,着淤而不就污。家中拙荆幼子无依,也有劳四美兄多加看顾。”
“愚弟谨记,庄兄放心。”
池砾在一旁听着,牙都疼了。
先把人哐哐怼一遍,然后再让人家帮忙照顾老婆孩子,庄子叔这样的人,为什么也会有朋友呢?
还好谭玉书脾气好,不以为忤,继续殷切叮嘱道“这一大袋棉种就交给庄兄了,棉花喜高热,忌水渍,丹缇种植棉花正适宜。若是能大获丰收,便能全国推广,将来百姓寒冬中能穿上棉衣,庄兄功不可没。”
庄子叔慨然道“何求有功,只愿天下无衣不蔽体者而已。”
谭玉书闻言顿时躬身一礼,庄子叔也还礼,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谭玉书的三个恩荫名额,其中一个还是给了庄子叔。
不过谭玉书现在名义上是“亲宋党”,若是将庄子叔举荐到中央,那是明着给“恩相”难堪。
所以谭玉书先去宋相那打招呼,将庄子叔举荐到偏远的绥州丹缇县。
大雍最难缠的三个邻居,一个是北面的北戎,一个是西面的之丘,一个是南面的百越之地。
北戎地处极北,夏季草场茂盛,冬季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