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100-110(第20/21页)

夜不休整理出来的。”

    有林如海打配合,谭亚禅赶紧接着道:“臣不敢有负圣恩,只能与诸位同僚一起,将丹心交付于陛下。”

    “望陛下看在我等回头是岸的份上,从轻发落,准予戴罪立功!”

    王尚书当即道:“陛下,臣以为,鸿胪寺既有悔悟从良之心,又有抽丝剥茧,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能力,何不允其戴罪立功呢?国库,也确实需要增项了。”

    “谭爱卿准备如何弥补错漏?”

    “臣愿重走汉时丝绸之路,开拓周边经济,将周边诸国的钱财光明正大的赚回来,以补国库之失。”

    “臣将于丝路之途详记周边国家风俗民情,人文地理等内容,以录我国书库,扬我国威,为后人记。”

    “若发现有对我国心存歹念者,亦能早日让我朝有所准备。”

    “还望陛下应允。”

    “陛下,臣等鸿胪寺官员,愿随谭大人重走丝路,以肃我朝国威,传我朝声誉,方不负鸿胪之名!”

    太常寺卿:“臣附议。”先不说如海和他的关系,分礼部的权,断礼部的手,他现在作为太常寺卿,就可一定要插一手。

    太常寺主祭祀,也与礼部密不可分,就像他下一次升迁,就是礼部侍郎,直接进入礼部,但是谁让他现在还不是呢?

    且在他看来,各个部门,哪怕再有关联,职责还是要越清晰越好,趁此机会整改,只会是好事。礼部高高在上太久了(太常寺视角)。

    光禄寺卿:“臣附议。”礼部有难?加火!谁让礼部的天天给他们找事情?

    大理寺卿:“臣附议。”鸿胪寺重整,各部们细分权责,他们大理寺卿也想要!

    太仆寺卿:“臣附议?……!”五寺就他一个了?他不能落单啊!

    吏部尚书李大人也出列道:“陛下,如今礼部内部混乱,致使鸿胪寺多年没有发挥应有的能力理应整改,臣请附议。”

    刑部尚书彭大人道:“陛下,臣请先查证礼部是否贪赃枉法,窃取国家财务。”

    “臣……”

    如今的朝堂本就在太上皇迁宫之时有过调整,林如海等人趁机发难,只要不蠢的,到后面都能看出当今的目的——重开丝路。

    也由此,让他们看到了当今实际掌权后的政治风向,陛下,不是个愿意守城安分的,也自然,不是一个脾气好欺瞒的。

    而礼部,只能任自己倒霉了,谁让当初,太上皇禅位后,你们一言不吭呢?当时可以说时机不到,不敢。

    那太子出生后呢?立太子后呢?你们礼部一直装傻不跟,那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礼部,刘尚书,只能说,输得不冤。

    而鸿胪寺,则将锅毫不犹豫扔给了礼部,偏生礼部还擦不干净,因为礼部自己就是黑的。

    但是百官为什么不继续深究鸿胪寺?

    因为重开丝路,向西跃进,并不是一个好差事,这个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一个不小心,真的会因公殉职的,哪怕带着部队代表国家,都还有水土不服呢,水土不服,严重是能要人命的。

    而若是鸿胪寺真有能力带回来金银,带回来异国志,如此大功,抵了罪又如何?人家凭本事让人闭嘴的。

    早朝上没有争论出一个绝对的结果,但那只是还需要流程,还需要……大佬们再详细的商讨,而不是代表,礼部过了这一关。

    等黛玉回到京城的时候,鸿胪寺事件已基本平息。

    礼部礼部与鸿胪寺,太常寺等的权责重新做了相应的区分,例如在之前,官员衣着是否得体这种事情,也是鸿胪寺在负责,现在重新交回给了礼部自己。

    礼部尚书抄家,查抄出其私自收取异国回扣,窃国之财,数百万两,判处斩立决。

    但哪怕是礼部的其他人,也没有敢为其求情,因为……还需要尚书大人大义,担大部分责任,只能借刘尚书头颅一用了。

    礼部内部的官职又是一番调整,礼部尚书之位空缺,由原礼部侍郎郭大人升尚书,而原太常寺卿宋然,补礼部侍郎空缺。

    鸿胪寺如今真正独立。鸿胪寺卿不受礼部管辖。

    如今的鸿胪寺主要负责的就是外交事务与番邦事务。如外国使臣的吃,住,行,文化引领,我国形象的宣传保持,还有对他国文化,舆情,风俗等的了解,记录……

    而鸿胪寺内部,又专设一出使队伍,专门负责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

    但这个队伍,却没有多少人敢加入,哪怕他们知道,他们这一次能逃脱,是因为有了出使丝路的这个方案,但仍旧有人看不清形式,或者不愿意吃苦,不愿意看清,固执的以为,是因为谭亚禅和林如海的揭发和告密,才导致了现在的鸿胪寺如此“危险”。

    谭亚禅对此不再多劝,但凡有心,就能看出这个临时的出使队伍,一旦回来,就不一定会在鸿胪寺了,前程也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本就有失职之罪,现在还安缩与鸿胪寺里,等他们这些人在外打拼回来后,鸿胪寺怕是会完全换一批新人了。

    “爹爹这一去,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爹爹身体本就不好,就不能不去吗?”黛玉担忧的目光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却只是揉了揉黛玉的脑袋,见黛玉如今的脸色愈发红润有光泽,哪怕是赶路回来,却也没有再因旅途劳累而生病。

    “玉儿又长高了些,爹看着你如今健健康康的模样,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现在却只觉理所应当。”

    林如海笑着道:“玉儿担心爹爹,和以前爹爹担心玉儿,何其相似,是也不是?”

    黛玉仔细看着自家老爹,似乎,自家老爹,也的确很久没有生病了?

    “爹你的身体真的没问题吗?”

    “自然,不然爹也不敢揽这一桩差事。”其实,自从夫人死劫躲过,英莲获救后,他的身体就越来越好,或者说,越来越正常了。只是这些,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但他想,家人是能看出来的。不然夫人和筠哥儿也不会不阻止,黛玉也不会只是担心了。

    玉儿啊,真要觉得自己不行,怕是直接就让筠哥儿出主意把我给直接拦下了。

    黛玉的担忧虽然无法消除,但是见林如海坚持,也不再做忧心的女儿神态,让林如海额外的担心。

    “那爹要注意安全,不要离朱将军他们太远,不要掉队。”

    “愿爹爹和诸位大人,安全归来,愿我朝国威赫赫。”

    鸿胪寺的官员做情报的打探收集,物品商品的交易合作,而林如海这个新任户部侍郎,则随之出行,负责对外的国与国的之间的一些意外情况的负责。

    而朱将军,则是一行代表中原王朝的军队,毕竟,他们的重点,其实不在于行商,而在于以行商为外表,打开国与国之间长久互贸的一个通道。

    他们代表的,是中原王朝的态度,这才是这一行,还需要带这么多人的原因,文与武,国家形象与文化的传播宣扬,将在这一路,绽放于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

    而一旦他们再度打通这一条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