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大结局】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大结局】(第1/15页)

    第124章    大结局上

    长安秋意已深。灞桥两岸的柳枝褪尽了青翠, 显出几分萧索。朱雀大街两侧的槐树,叶子由绿转黄,再染上深沉的褐红, 风过处,便簌簌飘落, 一叶而知秋深矣。

    太学宫是刘彻为显自己崇儒术、育英才而设的学府, 坐落于长安城东南隅。红墙黛瓦,殿宇相连,庭中古柏森森, 枝干虬劲,一派庄重气象。

    然而内里却是自公孙弘后少有人管,向来松散。

    博士之位,多成养老之所、清贵之阶。那些博士们,或醉心于皓首穷经,钻研章句之微末,以期有朝一日能登堂入室,为天子讲书, 博得君王一顾。或早已失了锐气,只将太学当作一处清闲所在,安享朝廷俸禄。

    至于学生?太学不过是他们履历上可有可无的点缀,其间权贵子弟镀金混资历的去处罢了。

    故而,当霍彦第一天前来署理太学事务时,那些个或倚老卖老、或自视甚高的太学博士们, 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霍彦从大司农署往太学,虽说是一样品秩, 但到底是从帝国腹心到了这个边角料的地方, 谁不多想这位年纪轻轻便因治河、理财、又是军功封侯的霍家子来太学, 想必是朝堂争斗中的暂时避风港,或是天子给他个清贵名头休养罢了。

    更有人想,霍彦虽得陛下信重,但终究同他舅兄一般算个末流起家,是个钻营实务的“幸进”之辈,哪里懂得真正的经义微言大义?众人心中轻视,面上便带了几分敷衍与怠慢。

    其间议论声在霍彦没来时就不绝于耳。

    “黄口小儿,也配执掌辟雍?怕不是来躲清闲的。”

    哼,一介幸臣,懂什么圣贤大道?且看他能折腾几日!”

    他们说的起劲儿,孰不知在一旁有朱买臣这个霍彦的眼睛。

    虽然早早知道太学的德行,文人死清高,霍彦来此第一日,场面还是便堪称“别开生面”。

    辰时已过,本该是博士授业、诸生听讲都到中段之时。

    然而,偌大的太学正堂“明伦堂”内,稀稀拉拉,人影寥寥。

    博士席位空了大半,只有三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捧着竹简,摇头晃脑,声音低得如同呓语。堂下本该济济一堂的学生席位,更是小猫三两只,有的哈欠连天,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干脆伏案酣睡。

    殿外秋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从敞开的门扉灌入,更添几分凄凉冷清。

    霍彦第一次觉得可笑,关键是他想着今天第一次见还穿着挺郑重的,绛紫深衣外罩一件月白色锦缘直裾袍,腰间系着青绶玉带钩。

    现在,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虽然他这个人也不太往人眼里站,但好歹身份在这,这些人不给他脸。

    上一个不给他脸的,坟头草都三丈了。

    他负手立于堂前,俊美的面容上神色平静,缓缓扫过这满目萧条。

    他唇角那点标志性的小红痣,在秋日的微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随侍在他身侧的朱买臣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看着眼前景象,又偷眼觑着霍彦的脸色,生怕这位年轻气盛的君侯面上挂不住。

    [啧啧,这下马威够狠的,是博士们约好的怠慢,还是学生们真就惫懒至此?]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还没烧就遇上了泼天冷水?]

    [避他锋芒?]

    ……

    霍彦微微偏过头,侧脸线条在光影中显得异常流畅,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买臣。”

    “下官在。”

    朱买臣连忙躬身。

    “取太学博士及诸生名册来。”

    霍彦的目光依旧平静地落在那些空荡荡的席位上,语气平淡无波。

    “现下除去奉诏入宫为陛下讲书的,余者,无论博士还是学生,凡今日无故缺席者,名册之上——”他顿了顿,唇边勾起一丝极淡的笑意,“皆除名。”

    霍彦何时避过旁人锋芒?

    取刀!

    轰——!

    此言一出,不啻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仅存的几位老博士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堂下那几个昏昏欲睡的学生瞬间惊醒,睡意全无,脸上血色褪尽,只剩下恐惧。

    朱买臣也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听错了。“君侯……这……除名?是否过于……”

    他话未说完,便被霍彦一个眼神制止。

    霍彦抬手,示意朱买臣不必多言。他转身,缓步走向正堂中央的主位,步履沉稳。他并未立刻落座,而是立于主位之前,目光再次扫视全场,声音清朗。

    “太学之中,谁最尊贵?”

    无人敢答,堂内落针可闻,只有秋风穿过庭院的呜咽。

    霍彦自问自答,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陛下指定,我为最贵。毫无尊我之心,尊陛下之心,此为罪一。

    “其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道,乃立学之本。今日诸生,视师长如无物,视学业如儿戏,毫无尊师向学之心。诸博士,尸位素餐,懈怠职守,置朝廷育才大计于不顾!如此行径,太学——容不下他们!”

    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训斥,没有疾言厉色的怒骂,但这寥寥数语,却比任何雷霆之怒都更具震慑力。

    那是对整个太学积弊的宣判,也是对规则与秩序的重新确立。

    从今天起,认清楚你们头上的天。

    太学之中,我最尊贵!

    “名册。”

    他再次看向朱买臣,语气不容置疑。

    朱买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迅速捧上名册和笔砚。

    霍彦接过名册,修长的手指翻动着纸张,掠过一个个名字。然后提起朱笔,蘸饱了浓墨,没有丝毫犹豫,在缺席者的名字上,划下了一道道刺目的红痕。

    笔锋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死寂的大堂内清晰可闻,如同利刃刮过每个人的心头。

    角落里,一个老博士手中的竹简“啪嗒”一声掉落在地,面色灰败。他不敢张口,怕自己也被划去。

    这……这霍泰安,好生霸道!好生不讲情面!

    诸生战战兢兢,明明年龄差距不大,只觉得泰安侯扫了一眼,他便腿肚子打颤。

    名册勾销完毕,霍彦并未多言。

    他将名册递还给朱买臣,淡然吩咐:“即刻张榜公示。自即日起,太学只余留堂博士及诸生。”

    他环视剩下那寥寥数人,目光在朱买臣早前推荐的几位确实有才学、但因出身或性格被边缘化的年轻博士身上略作停留,语气平和了些许:“人既少,便更需精诚。买臣,依你所荐,擢升有能者,补缺位,理庶务。”

    朱买臣所荐之人,多是通晓实务、不尚空谈之辈。霍彦这话就是对朱买臣表示满意,并且放权给他。

    但这当众说出,也是告诉所有人朱买臣的归属。

    “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