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60-70(第9/27页)
吗?”
主父偃的胡须颤了颤,才发觉自己吐槽的多了。他直接敲霍彦的脑壳,“你小子好好听!”
霍彦无辜,指着他卫家人标志性的杏眼,“我长得就不是能跟卫家,跟据儿没关系的样子。”
卫霍不分家。
“而且。”他笑起来,作出憧憬模样,“我觉得陛下对我是不一样的。”
这话说完,他都呕了,别说主父偃了。
主父偃显然是觉得他又犯病了,怔忡片刻,又是一个猛敲。
“他再疼你,别试图惹恼一个天子。”他模样讳莫如深,“也永远不要信任天子。”
霍彦捂着脑袋,拎起他的上书,哼唧道,“那你还信他能在诸侯的愤怒之下保住你,不是说梦吗?”
主父偃抢过上书,骂道,“小孩子不要管乃公的事,回吧回吧!”
霍彦微微闭了闭眼,脸颊绷得死紧,哂笑一声道,“你聪明一世,竟也要做晁错,为了配合姨父削蕃你主动招惹旁人的模样真令人心疼。”
主父偃的满腔怒火一下子沸腾起来,梗着脖子吼道,“滚!谁是为了天子!推恩令,你懂什么是推恩令!那是我一生的心血!为它而死,我便是下一个商鞅!”
主父偃不是天子臣,主父偃只是主父偃,他为推恩令而死。
所以他一定要上书去齐地,一定要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一事让齐王又惊又怒,一定要齐王死,这样齐地可收。他的推恩令将再无任何障碍,那他的命算什么呢?
明明最懂主父偃的人应是霍彦啊!
霍彦心里的滔天怒火就这么忽然打了个转,转眼就只剩下了一点微不足道的青烟,连烟都飘得断断续续。
良久,他长叹一声,转身双手按住主父偃的太阳穴,一板一眼地揉起来,一脸刚吵过架的面目阴沉。
“这个事我帮你搞个流言就是,你安心等着!”
主父偃甩开他,霍彦不干,就死死抱着他脑袋,两人就主父偃的头展开了拉力,最后主父偃还是不敌他年轻,使不完的牛劲儿,只得把头放好,任他揉搓。
“人有啥好活的,我知道搞个流言一样能制齐王于死地。可那能一样吗?”主父偃不赞同道,脸上全是诡异的神采,“古有商鞅变法而被车裂而死,我若是现在死,还拉上了几个诸侯王陪着,这个死法,是不是足够轰轰烈烈,不没我变法的名声!”
霍彦把他的脑袋直接往下一叩,让其死死的砸在了案上。主父偃被他忽如其来的动作拍的与案亲密接触,脸上的肉堆叠。
“原来以为你是为理想献祭,没想到你是活腻味儿了,想找个时机好好死。那你找我呀,我给你个死法,包轰轰烈烈的。”
主父偃有力无力,“说!”
霍彦笑起来,拽着他去找刘彻。
“姨父,他不想活了!我想帮帮他,你把上林苑的马放出来,让他被马踏死吧!”
主父偃不干,“我要名流千古!”
霍彦笑盈盈招呼记史的司马谈,“司马伯父,你就如实记载他的死相,什么乱蹄纷至,血肉模糊,皮开肉绽,筋断骨折,马不停蹄,一命呜呼,含笑九泉!哦,你还得加一句,千古第一傻缺。”
司马谈心中默念活阎王,口上道,“史官只记史,不应加诸情感。”
刘彻要霍去病把在他怀里爬的刘据耳朵捂住了。
霍彦很善解人意地道,“那我找司马兄吧,正好我答应了给他出书的。还有戏本子也加上这一段。”
主父偃突然不想死了。
他丝毫不怀疑,他死之后,霍彦一定乱编排。
什么千古第一傻子,这个打死他也不要。
霍去病默默地把刘据的耳朵捂得更紧了。
然后就听霍彦发出夺命一问,“你明天死行吗?”
主父偃默了片刻,拽着霍彦要退下去。
霍彦不退,他还问,“马要不够成肉泥,我再加辆车。”
未央宫一片静默。
最后刘彻打破沉默,“去病,把据儿抱回去你姨母那去吧!”
霍彦不干,他老不开心了。
“不成,我刚来据儿就走,以后旁人口里我跟据儿就不是好兄弟了。”
刘彻让霍彦滚一边抱孩子去,然后上腿踹了主父偃两脚,“朕都不惹这混蛋玩意儿,你惹他干什么!他明天求去病把朕马放了,你赔啊!”
主父偃默默低头,然后又挨了一左一右两腿。
刘彻眯眼望向伸腿的司马谈,司马谈捂脸,“臣实在是气不过,臣家累世太史,偏偏迁儿他跟着霍小郎君天天写野史!那写的简直是不堪入目!”
刘彻咳了一声,问道,“有多野?”
霍彦抱刘据探头,嘿嘿一笑,“秦王政是只大黑狐狸变的,专勾男人魂魄。他死之前把李斯扶苏魂魄勾走了,所以才能有后面二人的没脑子。”
众人又是一阵静默。
霍去病的沉默更是震耳欲聋,别问,问就是他还看过他弟写的小耳坠子报恩记,那戏本里面的秦皇也是狐狸精。
没想到又出新版了,司马迁是也被秦皇勾魂了吧。他弟说啥就信啥。
刘彻搓了搓手,问,“你钱够出书吗?先给朕来一本。”
霍彦给了他一个自己人的眼神,表情是懂的都懂,
[好家伙,阿言为啥跟政哥过不去呢。]
[阿言纯恨战士。]
[大狐狸精,勾魂,感觉没毛病。]
[我有幸看过小耳坠子报恩记,阿言是爱极了他的小耳坠子。]
[据说原型是他的老师。]
[哦,所以已知小耳坠子报秦皇的恩,小耳坠子是阿言老师,那就是阿言老师跟秦皇有一腿。]
[妈耶,野史这么野吗?]
[我也想来一本。]
……
主父偃终于不想死了,只是有了厌马症,现在出门都骑驴。
自从花霍彦的钱后,淳于缇萦收养孤儿越收越带劲儿,现在据说已经收养了五千口了,除了一些学医的,剩下的跟着那些造水车的匠人四处走动,帮忙造水车和农具。而淳于缇萦已经游历到西南夷了。霍彦寄信只希望她别死在西南夷,到时候他不好用她的名声做事。
霍彦原本留在印刷厂跟着博士们读书的工人小孩子,己经被分配到茶厂那边做管事和教书先生了,他还打算在茶厂那边建几所小学,先作个试点,后面放到长安,提高一下工厂人的认字率。
元朔二年,夏。
皇后的椒房殿里玻璃冰鉴置于殿中显眼处,内盛冰块,晶莹剔透,丝丝寒气自鉴缶散发,殿中案几上,摆放着晶莹剔透的冰酥酪,以及用井水湃过的脆甜的梨。
室中的一圈人或坐或倚,皇女中排行第一的卫长公主、第三的诸邑公主、第四的石邑公主,还有卫君孺的儿子公孙敬声,霍彦和霍去病,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