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汉]穿成霍去病弟弟,全弹幕都在跪求别让我哥喝脏水》 20-30(第16/18页)

把跑太急自已被吹散的发,明明发是半灰半白的,他的脸上却全是似是孩童般的单纯的快意。

    霍去病也绽开笑颜。

    “再来!”’

    “我去改配方。”霍彦看着这只冒青烟的哑炮,仰起那张司马脸。

    风有点大,东方朔的胡子乱飞,他却俯下身拍了一下有些沮丧的霍彦的肩,“阿言,不要太注重结果而忽略尝试的快乐,放松点。今天的风多好啊!”

    “这破风有什么好的,都是它太大了,把我的炮仗火给熄了。”

    霍彦回道。

    东方朔笑眯眯,直接给他扑倒在松软的地上。

    “放松些,躺在草上舒服的很。”

    他说得温和,可霍彦乍被扑,一个应激反应就是一腿,而后往左一滚,骨碌碌地一把爬起来,抱着胸,高喊,“你敢占老子便宜?”

    东方朔在枯草间哈哈大笑,一边滚一边笑他跟个大姑娘似的。

    霍彦追着东方朔,非要再给他一脚。

    霍去病也跟着笑起来,向后一倒,也落在草间,还顺势滚了一圈,正好到霍彦身边。在枯黄草间,小孩杏眼微弯,向狂暴的霍彦伸出了手。

    “来,抱一下,幼弟。”

    霍彦顿了一下,然后果断的绕开他,“你等会儿。”

    话音未落,他上去就给旁边看热闹的东方朔一个蛮牛冲撞,给东方朔撞得又往外滚了两圈。

    他这才满意离开,坐在霍去病身边,霍去病嫌累把手收了,霍彦伸手就强拉。

    “我刚拒绝你了,抱两下,来吧。”

    霍去病笑得打滚,用了点劲儿,扣住霍彦的肩,霍彦没反抗,与他并肩躺着。

    “阿言,一会儿会有星星呢。”

    霍彦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天,还是那片破云,没什么变化。

    只是他似乎闻见了枯萎的青草味。

    只是他第一次看见夜空中第一个亮的星是长庚星。

    [按照推理,不太容易炸。]

    [需要二次提纯。]

    [用玻璃器皿进行提纯的话需要架高炉。]

    [灌钢法也需要啊。]

    [又不是一次用的,高炉是要架的。]

    [各位,我就是说,阿言睡着了。]

    [可以用水晶做嘛。]

    [你是虎吗?水晶就是二氧化硅,玻璃是硅酸盐,谁在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更稳定!]

    [所以阿言宝在买个厂,建高炉吧!灌钢法启动!]

    [阿言不能再扩大商业版图了,马邑之谋来了,他肯定给钱,到时候估计就没钱了。]

    [没钱的话,就像是流水断脉,良性循环不起来。]

    ……

    据闻董仲舒自从上次见过陛下之后,也不知道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便也不再说他那些高调宣传的天人感应之事,在这个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的节骨眼上,保持了低调,主动请辞了刘非①的国相,也不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干起了老本行,继续教书,搁长安开了个班,专讲《公羊春秋》。

    他是大儒,在此时公羊春秋是显学,不少人慕名而来,有时听他讲学之人累计上千,托他的福,霍彦的科学系列周边在这群文化人中已经杀疯了。

    据说现在不少人都在收集这些个周边,就为了照着上面的解释复刻实验。这群又好奇又闲的搞事人跟东方朔一样锤死在了科学的坑里,不少生来就是理工这块料子的,甚至搞懂了原理,自己弄起了改装。

    一时之间,大汉学术界迎来了一波科学革命,科学派凭着足够骚一度冲击着儒家刚被刘彻肯定的正统地位。

    作为科学派领头羊的霍彦在此学派兴盛之际,果断在戏楼外发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好的学派都拥有着顶尖的刊物,我们科学派也应发布一份科学刊物,现开始招收普及科学的文章,直接递交此处,择优便允以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读书人被这份声明吸引,开始为科学刊物投稿。

    霍彦紧锣密鼓的开始编缉新书,写了份创刊的声明,讲述了科学之于今日之大汉的重要性,又定下了创刊词,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后世传绝学,为大汉开太平。①

    东方朔细心挑了五六篇,又自己加了一篇《西游记》的东游篇,编成一刊。

    “这本书叫什么?”

    东方朔问道。

    霍彦铺开纸,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大字,《汉青年》。

    “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引导大汉的青年人成为科学,实利,进取,进步的新青年,真正做到创刊词。”

    他对石页说,石页又对东方朔道。

    元光二年,年初。

    这份由霍彦编稿,东方朔亲自改编的《汉青年》正式打响大汉报刊出世,各大学派辩论的第一枪。

    所以无形中差点干废了独尊儒术的霍彦觉得他去听董仲舒的课那跟贴脸开大有什么区别。

    但没办法,教霍彦和霍去病读书的老先生是董仲舒的推崇者,对比已有目标,已有志向的霍去病,他总爱带霍彦过去听董仲舒讲课。

    他觉得霍彦心静不下来,志向也看不清晰,或许听听董师讲课会好很多。

    面对好心的先生,霍彦只好乖乖捧书随去,杏目明亮,没有在帝王侧三分故意,七分成心的冥顽不灵与心不在焉。

    大抵是因为他只讲书,不再掺些神鬼之事来威慑天子了吧。

    霍彦与众人肩挨着肩,在帷幔外面跪坐下首,听他的“调均”思想。

    听他说他引以为傲的春秋大一统,听他说以言伦教化万民。

    霍彦不知道其他人听见了什么,只是他埋首听见了所有话语中最底下的惜生爱民。

    先生满口德治,笔笔更化,  只是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怎么可能会被虚无的天所牵制,所以到最后也不过是为愚民的法里披了层儒表。

    而作为封建王权维护者的先生今日的言辞有几分是为底下的万千之民而诉,又有几分是为自己那数年心血的政治报负呢?

    霍彦细想之下,皆是有的吧。

    帷幔被风卷起,他抬起头,放下竹简,仰面灌了一口风,与董仲舒那双布满细纹的眼睛陡然对视。

    董仲舒与他隔着一道薄薄的纱幔,望着这个回回坐在末席泯然众人的小孩子。

    似乎要起雨了。

    董仲舒也看出来了,他解散了人群。

    霍彦也随之起身,却被一道声音叫住。

    “卫家那小子,且歇住步子。”

    霍彦停住了步子。

    也不知是感谢霍彦上次打岔还是怎的,董仲舒总爱多留这个小孩子一会儿。

    或是奉盏递果汁,问些古怪的问题,或是邀他漫步山林,共看梅花。

    今日,他仍如往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