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 60-70(第6/13页)

砸大火烧,哪里要有什么完物?一时不免是垂头丧气起来。

    何穗穗跟周苗相识了一眼,到底是担心她,那周苗则怯生生地开口,语气有些后悔自责:“小姨,我爹娘其实也没有多不好,最起码他们没像是别家……”

    她想说,没有像是别家的父母那样,一开始就把自己换了粮食。

    她和何穗穗猜想,小姨必然是为这个事情生气的。

    谁知道顾小碗忽然抬起头来:“河沟下头那边上,还有片稀泥,咱就这些个坛子,存得了多少?得想法子自己学烧窑。”只是这个技术活她一窍不通,最多晓得是要多少温度罢了。

    山坡上倒是有个现成的砖窑,只是那砖窑是储存粮食的绝佳风水宝地,那些个谷子荞麦的,放在里头都不会坏。

    是万万不能朝那里动心思的。

    而且那么大一个窑,他们也烧不起来,所以到时候要真有这心思,只能想办法自己弄一个小的。

    何穗穗二人听到她的话,顿时都傻了眼,声音也一下提高了许多:“什么?自己学烧窑?”

    又垂头看了看这些坛子,周苗有些不确定地开口:“可是小姨,咱们什么都不懂,能行么?”

    “慢慢学,咱才多大?有的是时间来慢慢实验,我就不行一个一年半载的,半点效果没有。”顾小碗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已经朝着围墙外面扫视而去了。

    只是为了防狼,加固加高的院墙压根就看不见外面了,连以前开阔的视野,一眼能看到的田坝也被阻挡在外了。

    但她还是追寻着自己的记忆,飞快地锁定了一个位置,“就在河边那土坎上,正好那里的粮食还没下地,到时候在那里挖出来,咱在村里找些合用的石头背过去,或者就在河边淘些石头,把里头筑好。”

    周苗没怎么听懂,因为她刚来,对于这村子里的地形也不是很熟悉,但是见何穗穗点头,也连忙跟着点头:“好,都听小姨的。”

    她总算也看出来了,难怪从城里和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听小姨的,感情这个家里,本身就是小姨做主。

    刚才小姨忽然跑去四姨也没屋子里,虽不知道说什么,但周苗猜想,不管说什么,应该四姨父都不会反驳小姨吧?

    而且周苗觉得,小姨是个很奇怪的人,明明她也是乡里没见过世面的人,也不认识几个字,还都是四姨父所教的,但偏偏她说出的话和道理,都和自己以前所听的完全背道而驰。

    但这份背道而驰,却公平公正,让周苗产生了一种原来作为女孩子,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自己是自己,不管是爹娘也不能左右,更不要说拿自己去换粮食了。

    因此这会儿看着顾小碗,那眼睛里都是带着几分崇拜的。

    顾小碗擦了擦手,扫视了一片这些个洗干净,挨个放在石板上倒扣的坛子,“这几天咱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些坛子全部装满。”

    “那要抓鱼么?”何穗穗问?

    去年冰冻的时候在河里抓的那些鱼,后面用辣蓼草做了辣鱼,还有跟着各种现有香料一起腌的。

    另外腊鱼也不少,反正各有各的滋味,从没叫人觉得吃厌过。

    而且这一年鱼肉不断,何穗穗发现不但是何望祖长高了一个脑袋,就是她跟妹妹的瘦胳膊,也粗了不少,当然个头也长了,头发也比以前黑了许多,肤色也不像是从前那样苍白。

    说起来以前在镇子上,算得上是不缺吃少穿,但是鱼肉什么的,还是吃得少,而且那时候爹娘和现在不一样,还是要多分一点给阿祖,她们这些做女儿的,到底不如阿祖的多。

    不过谢天谢地,没有托生到大姨她家里,不然自己这点边角料也吃不上呢!这么一对比,爹娘好像也没有多不好。

    而这些回忆,让何穗穗忽然意识到,爹娘不知道什么时候,那镌刻在骨子里的观念好像都改变了?

    是因为小姨的能干么?

    何穗穗想,应该是的,不然的话,爹娘怎么会忽然改变了从前的想法呢?于是这心里也是下定了主意,自己以后就算是比不得小姨,但是也要有她个七八分的出息。

    那样自己能当家做主,不用看他人脸色吃饭。

    “抓,肯定要抓。”顾小碗心想,那鱼不抓白不抓,反正也没有抓绝种去,那这咸鱼腌鱼腊鱼是缺一不可的。

    可是这样一来,坛子是真的不够,眼下这些坛子,她都想用来腌笋子呢!但就算是自己烧坛子,这一时半会儿烧不出来,便道:“实在不行,咱把那边烘玉米的炕房收拾出来,烤些笋干吧。”

    如果单纯指望冬日这点小太阳,那是指望不了的。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多打柴火了,今年就一定很忙,注定过不了一个闲年。

    可是顾小碗想,现在还没把明年一年的各种口粮解决好就指望过闲年,那是万万不能的。

    何穗穗跟周苗自然是响应她的号召,没有半点犹豫就举双手赞成:“好的,都听小姨的。”

    “既如此,赶紧洗漱睡下,咱明天先去挖笋。”顾小碗见大家都没有闲累,松了一口气,就怕自己一直叫他们干活,会叫人觉得喘不过气来,一年到头都做牛做马一样。

    可是这看天吃饭,又逢着乱世,说不准哪天又打起来了,到时候肯定要躲山里去,种不得地了,不得多储存着么?

    翌日的天好,早上他们出门的时候,山腰上还挂着些薄雾,田坝里直接是白茫茫的一片,哈气还能看着,只是还没到大竹林那头,这些个雾气便逐渐散开,头顶上也出现了些湛蓝色的天空,一抹t?暖阳落在了肩头上。

    到了竹林外面,那边上正有一块草甸,何望祖就把元宝放在那里,扛着锄头与大家一起进竹林。

    挖了半个早上,便跟阿拾将顾小碗他们一个早上的收获都给背出来,又在草甸上用刀将笋子剥了,一一扔进麻袋子,整理得差不多,两人这才去山里挖那早前栅的藤椒树苗。

    顾小碗则带着姑娘们继续在这大竹林里挖笋。

    与去年一般,那冬荪窝顾小碗也去过了一回,只不过收成不如去年丰盛,但好过于无,专门用一个垫着笋壳的小竹篮装了。

    又说这冬笋,其实是个体力活,找倒是好找,看着地面那腐竹叶微微拱起的地方,拨开下面必定有藏着的笋。

    只不过大笋小笋就不好说了,又的头大肚子小,辛辛苦苦挖下去,却只得个小尖尖,不免是叫人扫兴。

    但好在下一个极有可能挖到那大肚子的肥竹荪,又一下让人产生了期待。

    大家就在这样的期待着,抗住了这疲劳,挖了一个又接一个。

    等着下午些,那斜山的太阳光穿过竹叶落到竹林里,阿拾和何望祖也回来了,两人带来了五颗不算大的藤椒秒,顾小碗看着那长得还算是旺盛的根须,好不欢喜,一头和大家一起将下午挖的笋都搬到草甸上,便留了周苗与何麦香在这里剥壳,余下的人则和阿拾他们两个男娃儿一起继续从竹林里把笋子背出来。

    去了壳的冬笋,其实是没有多少了,这样一来,他们各自的背篓里一装,元宝那里一驮,倒也能全都一次能带回家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