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妇: 70-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成农家老妇》 70-80(第7/14页)

为一体,人心生来偏左,她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清明,尽量一碗水端平带着顾家众人一步一步往前走,能走多远能爬多高她不知道,她会尽力而为,不负老太太亦不负顾家小辈们的爱护。

    周祥志赶牛车,车上坐着老妻顾幼瑶幺子周良芝,车旁有一中年男子随行。牛车才刚出现在顾家院门前,就有小辈笑容甜甜的喊着三姑,三姑父。待牛车进了院里,刘娇杏朱凤喜双双笑脸相迎,将客人迎进了堂厅。

    顾菲菲在后院看兔子,秀秀跑来告诉她三姑回来了,她连忙往夹道去。

    刚坐下的周祥志顾幼瑶见到母亲进堂厅,又纷纷站了起来喊着娘,一旁的中年男子也跟着站了起来,但他没有说话。待母亲走近,顾幼瑶连忙介绍:“娘,这是良芝的师傅,姓周名晨起。”

    “顾老太太。”中年男子双手作揖。

    顾菲菲侧了侧身,笑着说:“周师傅咱们坐着说话。”

    张婉桃端着一盘茶进了屋,身后跟着月莲金秋秀秀,三个姑娘手里各端了个碟,六个碟盘整齐的摆在桌中间。

    顾元初从外头进来,不待三妹介绍,就热络的走了过去:“周兄,久仰久仰!”笑的特别亲切:“可算是见着面了,我是顾家长子,上元下初。”

    屋里原是温声细语的交谈,自顾元初来了后,氛围一下就变的很是豪爽,像极了马上就能端起酒大口喝,他是自来熟有说不完的话,周晨起略有些冷淡,慢慢的竟也被他带的话多了起来,这时,顾元正顾元杰也进来了,顾元初一把抓过四弟:“来了正好,周兄这是我四弟,会点木匠手艺没专门学过,老四你得多跟周兄学学,周兄真的是太厉害了!”哎呀!老二老四可算是过来了,都说了他只负责热场,还来的这么慢,他哪懂什么木匠不木匠,满肚子的奉承话差点就搜刮完了。

    顾元正顾元杰替了大哥,他俩一开口,屋里的氛围正常了。顾元初乐的轻松坐母亲身边,三妹和娘说话,他就拉着三妹夫说话,顺便把良芝也赶到了二弟四弟那边,小孩子没点眼力劲儿,这时候就得去帮着圆话,回头他得教一教,太不灵活了。

    吃完午饭,周祥志夫妻俩得得家去,周晨起主动说要在顾家留一宿。

    哎哟!顾元初听着这话眼睛一亮,有戏!顺便对着旁边的弟弟们挤眉弄眼,看到没,厉害还是哥哥厉害,要不要哥哥撑住了场子,哪有你们发挥的份,看见没!大哥终究是大哥!

    那得意洋洋的样子,顾元正看一眼沉默的竖了个大拇指算是夸他,顾元杰看一眼咧嘴露出灿烂的笑算是夸他,顾元良不亏是贴心的弟弟,乐乐呵呵的凑到了大哥身边,揽住大哥的肩膀,小声的嘀咕个不停,眉飞色舞别提有多兴奋,得了六弟的捧,顾元初胖胖的身板差点儿就站不住要往天上飘了去。

    送走了周祥志夫妻俩,顾家四兄弟热络的和周晨起说话,周良芝也在,像个小尾巴似的跟身后。

    顾菲菲没管太多,四兄弟齐上阵她放心。若这还不放心,仅凭她一人也不可能带的动整个顾家。

    次日吃了早饭,周晨起要离开,县城还有活没干完,干完手里的活他会再来顾家一趟。

    顾菲菲想年底开店的事没意外的话,应该就稳妥了。

    周晨起师徒俩走后,顾元良等几人匆匆去了镇上开店,顾元初往娘屋里去:“娘,四弟说这周晨起确实有点本事,他多是在府城大户人家做事,昨天我们相处还挺好,三妹说他性子古怪是有一点古怪,不是性情古怪,和他交谈比较舒服,看的出是个温和的人,还挺好相处。”要怎么形容呢,顾元初皱着眉头“说不好怎么古怪,二弟说周晨起可能有别的想法,四弟也这么认为。”

    “老二老四是怎么说的?”顾菲菲温声问。

    顾元初边回忆边一五一十的道原话来,见母亲听着认真,又捡了些昨日相处时的事说了说。

    顾菲菲细细琢磨了番,想到一个可能:“我觉的,他像是……想留在顾家养老?”

    咦,总觉的有点怪,经娘这么一点,顾元初恍然大悟:“我说呢,他和我们说话时有点不太对劲,又说不出来,对,他好像是在试探顾家与他合不合得来,是有那么点意思。对,他还感叹了句,去过很多大户人家,没有哪家能有顾家如此其乐融融,上下老少都很是和睦,他还和春荣聊了几句,总是院里屋后的走着,像是在观察着什么又像是只是单纯的走动一下,反正就是怪。”

    “随他观察吧,若真是合得来,咱们给他养老也无妨。”有利益捆绑的关系在顾菲菲看来更为牢固些。

    “那不行,娘,不能他提要求咱们也得提要求,看他是不是真的有大本事。”顾元初略带了些精明的说:“他下次来肯定会提起这些,先让他帮着咱们做副麻将,看到了他的真本事,接下来的事就都好说。”

    顾菲菲笑着点头:“可以,你和几个弟弟多商量,看怎么安排,总得双方都满意,满意了关系才能长长久久的共处。我们需要的是木匠,也可以是亲人。”

    顾元初听着这话若有所思。

    第76章

    各屋的油灯还亮着,夫妻俩说着小话,正屋里的灯也亮着,顾菲菲没有睡,她在灯下数着银子。是这几日店里挣的钱。之前手把手教文觉怎么管账本,拿着每日店里的收益一笔一笔的讲,文觉学会后,记好当日的账,连账带钱都会拿到正屋给奶奶看,明细清晰一目了然,祖孙说会话文觉拿账离开钱则会留在正屋。

    原先是顾记每年年底拿钱归公中,如今老大老二管着前店,文觉接手账本,一来二去就变成了店中收益日结。

    十三回的沈家,十四,十五,共三天十六没开门,银子还不少,送到她手里的就是进了口袋的纯利,足有十七两整!

    来回算了两遍顾菲菲心满意足的打开了钱匣子,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家中有钱心里踏实。往后几个月顾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钱匣子里的银子不多,约摸着是几十两,暗格里有薄薄一叠的银票,一共是六百两,最底层更小的暗格则放着地契房契田契等,还有个大些的钱匣子,很是普通的老样式,没有暗格,放了一堆铜钱,小串十文,二十文不等,大串五十文一百文,还有两百余个零碎的铜板。

    这是顾家的积蓄,箱子最底下压着个花梨木做成的长条盒子,呈暗红色泽油亮一看就是贵重物品,是老太太的嫁妆,周家小姐赠的一整套实银头面,很漂亮的花开富贵,她舍不得用就一直留着压箱底。三闺女出嫁时她送了一对银钗,五闺女出嫁时她送了一对步摇,如今盒子里就只剩下两把银梳,一对手镯。

    在周家当丫鬟十余年,老太太是有些积蓄,拿上全换了卖身契,就留了两个镶宝石的金戒指,能镶宝石自不是什么纯金,还有个玉石手串,这个比较值钱,是老太太拿半条命护着周家小姐,周家小姐赏给她的,原本她也不能出府,是周小姐苦苦哀求其母才得以促成此事如了老太太的意。

    从沈家出嫁时,老太太将两个铜镀金镶碎宝石的戒指偷偷的藏在睡觉的枕头下,玉石手串给了丈夫换钱,卖下与顾家良田紧挨着的二十六亩上等良田,顾家的六十六亩良田,除后面买的十几亩,剩下的良田都是成片连在一起的非常难得也比一般良田值钱。

    顾菲菲盖好盒子,将其重新放回箱子底下,剩下的两个钱匣子叠放上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