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郎: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小情郎》 20-30(第20/32页)

   会是什么样子呢?

    宜真神思倏地飞远,嘴角不由上扬。

    不管如何,一定很有意思。

    出了宫城,便能坐上马车,再往前是六部衙门所在的官署,他们顺着右边的街拐出去,往城西,挨着城墙根一大片,都是公侯府邸,襄台伯府要离得远些。

    夜渐渐深了,钉了蹄铁的马蹄敲在青石板街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隔不了多远就能瞧见五城兵马司值夜的人,这些人对京中勋贵都是认熟了的,远远看来一眼,瞧见马车就对主人心里有数了。自然也不会为难,只当没看到,自巡自的街。

    宋庸骑马伴在马车一侧,春日的夜里还是有些凉的,晚风一起,拂动了他的披风,他间或看一眼马车,帘子垂着,忍不住就去猜宜真在做什么。

    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半梦半醒的倚在软枕上?

    她白皙的脸会在烛火中泛着莹润的光泽,如上好的美玉。垂着眼,纤长浓密的眼睫随着马车的摇晃不时轻轻颤一下,或是微微抿一抿浅粉的唇,克制的表达出自己的不适来。

    指尖微动——

    宋庸忽然激灵了一下,手攥住,收紧了缰绳,骏马感觉到不适,立即嘶鸣一声。

    他这才回神,立即松手,摸了摸马颈安抚。

    “怎么了?”帘子被挑起,宜真侧身看向外面,关切的问。

    “没事,刚刚走神了。”宋庸忙回复。

    宜真眉微蹙,半挑的帘子洒下光影,将她半张脸掩在暗中,可宋庸太熟悉她了,熟悉到她只是微微一动,他就知道她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骑马不要走神。”宜真认真道。

    “是,我不会了。”宋庸答得诚恳,借机说起了话,说,“只是想起陛下开恩,允我入禁军,不免有些…失态。”

    他语声微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宜真便就笑了。

    她索性挑起帘子挂好,倚回软枕上,徐徐说起禁军来。

    首先就是禁军统领,昌坚。

    当初随陛下打天下的人,功劳大的大多封了公候,再次是伯爵。而昌坚此人,也得了伯位。但并不是因为军功,从一开始,他就是保护陛下的护卫,在战时不知多少次拼死救下天子。

    此人无父无母无亲族,无妻无子,偌大的寿安伯府,只他一人。

    他是权臣,更是孤臣。

    他将自己打磨成天子手中最趁手的利刃。

    此人只一心忠君,为人沉默寡言,无明显喜好,也无明显恶习,待他只需恭敬。

    只要不做对不起陛下,对禁军不利的事,那他就是最好侍候的上官。而除了他,禁军之中没有宋庸需要注意的人或事,只要他懂规矩,别乱来,这门差事不难做。

    “当然,这是对勋贵出身的你们而言。”宜真微笑。

    宋庸心领神会。

    昌坚这个孤臣自然不会这么做,但他手底下的人却不一定。也不是所有人所有事都有机会闹到昌坚面前的。

    这个天下从来都不是公平的,禁军中有他们这样的勋贵子弟,自然也有没有背景,寻常军户中拔擢上的人。同样一件事,若能力相差无几,自然是前者占先。

    “昌坚此人,虽无须讨好,但最好还是打好关系。不要惹他。”

    宜真最后提醒一句。

    宋庸应是,知道宜真是为他好。

    宜真的确是为他好,但更多的是为他的将来打算。

    再是孤臣,只要是人,就有私欲。若是宋庸和昌坚不睦,以后天子传位,他说不定会做出些什么来。所以,大家还是和和气气的最好。

    回府之后,已经是夜深了。

    宜真叫住阿竹,本来准备让她叫杨二来,但看了眼外面的夜色,还是作罢。等到第二日,才叫来杨二,吩咐下去。

    虽然陛下已经允准让她和离,但宜真并不准备就这么轻易放过宋家。

    凤翔那边,该动起来了-

    蹴鞠赛后便是上巳节。

    宋庸去禁军上值,宜真则带着人出城踏青,应潞安县主邀请,往桃花溪去,参加又一年的曲水流觞宴。

    城外的土路走起来远没有城中的青石板路平坦,一路行来摇摇晃晃,宜真最受不住这种。

    她正倚在软枕上昏昏欲睡,忽然马车一震,她整个人向前跌去,还好梅儿和阿竹机警,慌忙扶住了她。

    “怎么回事?”梅儿扬声,几年下来,她没那么急躁,但作势还是风风火火的。

    外面马车夫忙说,“郡主见谅,是马车轮子陷进坑里了。”

    “这么大的路,怎么偏就掉进坑里了。”梅儿不悦的问。

    “我也不知道,刚才没看到有坑啊。”马车夫唯唯诺诺,有些慌张的说。

    宜真按着额角,放缓呼吸,总算总刚才骤然失重的慌张中定下神。

    “无事,不要慌张,抬出来就好。”她说,而后在阿竹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马车早已经从官道驶离,现在是往潞安县主庄子去的那条路。道不算窄,能并排行驶两辆马车,旁边的地面平坦,生着碧绿的草,朵朵小花生在其间,粉的黄的紫的,娇艳多彩。

    护卫们和马车夫一道,开始想要将马车弄出来,这时一阵马蹄声响,有人纵马过来,见到这里忙成一团,忙勒马。

    “见过丹阳郡主。”为首的人目光一扫,忙翻身下马,拱手见礼。

    有他打头,后面的人也一一见礼。

    宜真一眼认出,眼前的是东昌伯世子田敬辉,但最引人瞩目的,却是他身侧那个人。

    一身青衫的男子端立,面容清俊,仪态风雅。

    好相貌,好气度。

    宜真顿时有些好奇,满京的勋贵子弟她大多都认识,但并未见过此人。

    瞧着,此人应当有些出身来历。

    不过那点好奇也就一闪而逝,她无心过多探究,倒是田敬辉主动提及,道,“郡主,这是我好友,苏州才子,薛怀。”

    “薛,可是我知道的那个苏州薛家?”宜真这才有了些好奇。

    前朝末年,诸方混乱,到处都是贪官污吏,却也有忠臣良将。

    苏州薛家薛广平,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事迹,纵使是宜真也听说过。那时诸方混战,有力图稳定的,也有残暴不仁的,当时一路反军试图攻破苏州,那时已经告老的薛广平站出来,率众抗敌,纵使不慎落入敌手,亦慷慨就义。

    田敬辉还未说话,薛怀主动上前一步,拱手笑道,“若郡主说的薛是家祖薛广平,那便是这个薛家。”

    宜真适时面露惊叹,道,“原来是义士之后。”

    薛怀一笑,如清风朗月,让人耳目一新。

    “能被人铭记,家祖想来也会欣慰的。”他看着宜真的目光柔和下来。

    宜真细眉微微一动。

    只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