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小情郎》 20-30(第17/32页)
京都都在为这场比赛而忙碌,宜真知道这场比赛的因由,也越发的上心,几番叮嘱下面的人。
就这么一转眼,就到了比赛开始的时候。
宋庸去比赛,宜真则进宫陪伴皇后。
宫中难得有这样热闹的事情,一众宫妃们也很感兴致,全都走动起来,让坤宁宫都热闹了不少。
这几年随着皇后身体渐好,后宫妃嫔们走动的也频繁了些,显得热闹了不少。
宫中四妃,德贤淑惠,德妃被废,贤妃膝下有六王鲁,淑妃有七王湘,惠妃有三王周和五王赵,也是后宫唯一育有两位王子的妃嫔。余下便是九嫔,婕妤等。
陛下是个念旧的人,先头诸位王子的母亲跟他最早,都是当初打天下时同各方拉拢联姻时纳回来的,位份给的也高。
唯一例外的是四王安。
这位王爷的母家当初先是投奔陛下,甚至嫁女过来,但后面却改弦易辙,反水背叛,他的母亲自缢而亡,留下他地位尴尬的活着,连封号也只得了一个安字。
宜真鲜少见坤宁宫中有妃嫔这样多的时候,都是来向皇后请安,想去看蹴鞠的。
她被皇后拉着坐在她身侧,低眉垂眸的听着诸位娘娘们暗含机锋的对话——
德妃这个妃位空出来也有几年了,这些年惦记的人不少,九嫔中某几位的家世比起四妃也不差,只是吃亏在当时跟随皇上的时间晚了些。
这会儿难免生出些想法,想要更进一步。
她本来只是个听热闹的,却没想到,话说着就说到了她的身上。
“听说丹阳郡主养在膝下的那个孩子前次蹴鞠,得了头筹。郡主可真是教导有方啊。”
说话的是谢昭仪,在大部分都是勋贵武将出身的宫妃中,她是难得的书香世家出身,她的父亲是当今户部尚书,当初早早看清形势投奔陛下,最后又掌管了户部这个陛下的钱袋子,可谓是陛下的心腹重臣。
因此,她被封为九嫔之首,仅次于四妃,膝下有十王庆。
“多谢昭仪夸赞。”宜真笑道。
谢昭仪是个秀雅的美人,柳眉杏目,满身的书卷气,说起话来也分外轻柔,娓娓道,“那个孩子是叫阿瑾是吗?”
宜真称是,一时不确定这位昭仪娘娘的目的。
这是旁边的妃子开了口,笑着嗔道,“昭仪娘娘怎么想起郡主家的孩子了,真是稀奇。”
这些时日盯着宜真的人不少,不是没人打过宋庸的心思,但没想到第一个开口的竟然是惯常表现的与世无争的谢昭仪。
“别说昭仪,我也很感兴趣的,那孩子生的好,还文韬武略,不知郡主想为他相看一门什么样的婚事?”这时,一旁的许充仪扬声婉转道。
她父亲是礼部尚书,同样的诗书传家,可她本人却生了副风风火火的脾性,与谢昭仪截然不同。
说起来,许修仪同谢昭仪家世相当,几乎是同时入府,也同时怀孕,甚至许修仪还先一步诞下九王肃,可偏偏封赏的时候,一个是九嫔之首的昭仪,一个是靠后的俢仪,所以两人一直都有些不对付。
宜真细眉微动,心道一声果然。
她同母家长公主府关系不睦人尽皆知,和襄台伯府这个夫家关系也很是疏淡,身边唯有一个养在膝下的宋庸,关系尚算亲近。这样一说,这些人将目光对准他,倒也不奇怪。
“劳烦两位娘娘关心,阿瑾的婚事先不急,他这个年岁,正是读书习武的好时候。我想着等他及冠之后再看。”宜真早就想好该怎么应对了——
不管帝后怎么想,左右及冠之前都会有个答案,索性先用拖字诀。
闻言许修仪似要说话,谢昭仪已经不急不缓的开了口。
“正是这个道理。说来也是巧合,我那兄长巧遇阿瑾,两人竟相谈甚欢,几如忘年交,我嫂子见了称奇,同我提起一句,我才知晓这件事。”她说话间语气带着赞叹。
宜真面上顿时露出讶然和些许喜意,说,“可是济之先生?”
“正是。”谢昭仪缓缓颔首,些许自豪含蓄的从眼中流露出。
谢斐,字济之,谢家嫡出,开朝初次科举,他下场入试,六元及第。
此人文采斐然,虽无心官场,但却一连教导出了多位进士,名声极广。
宋庸竟然能和这位相谈甚欢。
宜真心中斟酌,余光扫见皇后面上浮现淡淡喜意。
“我竟不知这件事,没想到阿瑾竟然有缘与济之先生相识。”宜真不由笑道。
一众妃嫔神情微动。
若说刚开始只是因为宜真对宋庸高看一眼,那现在则是第一次正视宋庸。能与谢济之聊到一起,这人应当有些出息。
因着谢昭仪一番话,倒是一时之间将话题从宋庸婚事这件事上引开了,不过宜真心中清楚,既然有人提起,只怕之后一段时间,她耳根子是不得安生了。
这般热闹几日,不觉就到了决赛那日。
宜真伴在皇后身侧,到了校场搭起的高台上,看场中两方人一方着蓝,一方着红,泾渭分明,束手静立。
不多时,陛下率勋贵众臣亲至。
一声陛下驾到?,所有人立即起身行礼,尤其是校场中的少年们,齐齐朗声道陛下万安,少年意气飞扬,让人不由为之展颜。
陛下朗笑几声,赞道,“好,不愧是我大齐儿郎,都起来吧。”
少年们立即起身,或稳重静立,或好奇的偷偷去看陛下。
陛下一抬手,亲自过来挽了皇后娘娘,要一同去上坐。
这样的场合,可谓是万众瞩目,宜真本来准备退至皇室宗亲女眷之中坐着,谁知皇后娘娘临走前招了招手,便就跟了上去。
路上她想着一会儿得站一会儿,谁知到了娘娘却命人在侧后方安置了一个位子,陛下也没说什么。
帝后独坐高台,在下陪伴的唯有一众众臣勋贵,其它女眷在右,朝臣在左。
唯有宜真,以郡主之身伴在帝后左右。
如此盛宠,让人侧目。
校场之中,宋庸看着那道橘色身影,在周围人的侧目之中,心潮起伏。
她会看着他的吧。
等帝后落座,一切准备妥当,孙望上前扬声道开始。
蹴鞠比赛就开始了。
大人们还稳得住,只是一众少年男女们却有些按捺不住,纷纷有些激动的看着,期待自己亲近的人能有出色的表现。
宜真也看的仔细,瞧见一身红衣的宋庸在人群之中穿行,灵活的带着蹴鞠奔跑,而白家兄弟则机敏的护在他左右,有这几个大块头在,他一连进了好几个球,引得阵阵喝彩。
“宜真,这便是你养在膝下那个小子?”前面陛下问道。
“是。”
“我记得,叫阿瑾是吧?”
“正是阿瑾,美玉之瑾。”
“好,这小子不错。”陛下似乎来了兴致,道,“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